對於木杆受潮腐臭的題目,阿亮想到了一個好體例。他在木杆的內裡包裹了一層油布,就像給木杆穿上了一件防水的衣服。如許,即便在潮濕的處所,木杆也不輕易受潮腐臭了。
另一隻小麻雀說:“是呀,它滾過的處所糧食都變得很平呢。”
我們來學一首關於碌碡的兒歌吧。
老石工費了好大的力量,才把這塊大石頭從山上運到了村莊裡。然後,他又對這塊大石頭停止了打磨,在石頭的兩側鑿出了兩個小孔,還找了一根細弱的木杆穿太小孔。就如許,碌碡出世了。
我們能夠找一個圓形的硬紙盒,比如裝月餅的盒子就很合適。先把硬紙盒的大要用彩紙包起來,給它穿上一件標緻的衣服。然後,我們能夠用兩根筷子當作木杆。在硬紙盒的兩側用剪刀剪出兩個小孔,把筷子穿太小孔。如許,一個簡易的小碌碡就做好了。
碌碡在村落文明中有著首要的意義呢。
村莊裡有一名老石工,他看在眼裡,急在內心。老石工心想:得想個彆例把路和打穀場弄平整壓實呀。
有一次,一隻小刺蝟在路邊看著村民們用碌碡壓路。小刺蝟身上的刺尖尖的,眼睛小小的。它獵奇地問碌碡:“碌碡碌碡,你這麼大,這麼重,在地上滾來滾去的,是在做甚麼呀?”
另有呀,如果碌碡長時候在潮濕的處所轉動,木杆能夠會因為受潮而腐臭。一旦木杆腐臭了,就很難拉動碌碡,碌碡也就不能普通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