箏歌(清穿皇太極)_第134章 遷都瀋陽(二)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柳河一役的動靜一出,公然範文程是第一個找到她這兒來的人。

“孫承宗失勢的時候,魏忠賢也曾想要攀附他,但是卻遭到了回絕。孫承宗一貫反對寺人乾政,曾借回京給明帝賀壽為機,想要彈劾魏忠賢,被閹黨的人層層攔在了通州。現在明廷中,隻要閹黨和非閹黨之分。東林黨人一應落馬,這遼東督師……確切也坐不悠長了。”範文程說道,“如果孫承宗下台了,四貝勒也算是為汗王撤除了心頭之害,功不成冇。屆時我必然會像汗王言明,替四貝勒請功。”

皇太極倒是冇想瞞她,卻避重就輕道:“我在錦州四周巡防的這段時候,那遼東總兵馬世龍是心心念念想要取了我的人頭。我看他這般急功近利,乾脆就送他個能建功的‘大禮’!”

實在廣寧一戰,最後他從山海關派來援助的五千精銳,加上後續的兩萬援兵,完整能夠留在廣寧城跟金兵決死鬥爭一番。但是他卻挑選的棄城焚糧,甘願看王化貞的笑話。厥後他二人雙雙入獄論死,王化貞聰明地轉投了閹黨,得魏忠賢得力護,好歹是保住了一命。

自天啟二年,熊廷弼入獄後,魏忠賢因他與東林六君子私交甚密,便有所忌恨。除了誣告熊廷弼賄賂楊漣,以求保命外,還說熊廷弼的兒子曾多次出入監獄,圖謀叵測。剛好時任禮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馮銓,其父也曾遭到過東林黨的毒害,對熊廷弼挾恨在心,他便以熊廷弼之名,偽作《繡象遼東傳》發行於世,並於天子聽講史乘之處呈上,對熊廷弼栽贓誣告,以泄私恨。明熹宗朱由校是以大怒。

直覺奉告她,必然是出了甚麼事情了。

“產生了甚麼事情?”

海蘭珠看著正倚在暖炕上,舒暢歡愉地讀著兵法的皇太極。恐怕那馬世龍到現在還冇反應過來,本身中了這反間計吧。

當晚,皇太極倉促地從耀州趕回了盛京。

範文程一麵是歎服皇太極的手腕之高超,一麵又是心中哀歎。走了一個東林黨,又來一個更是明之禍害的閹黨,大明社稷,怎能不岌岌可危?再加上這個比大明還體味大明的皇太極,難怪後代漢人有雲,□□哈赤善交戰,但也隻是勇猛,真恰是可駭的人,倒是皇太極。他的攻心計,的確是中原漢室的冇頂之災。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