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極大步流星地趕回了大營,站在氈帳外頭,一顆心懸在了嗓子眼。
這就是為何,當得知林丹汗決定出兵科爾沁時,她帶上了本身最敬愛的小馬駒,一同去了哈爾烏蘇湖。實在十一月的西蒙已經很冷了,隻是她曉得,或許今後,再不有如許好、如許安閒的日子了。
阿佈讓她過來給這位建州的四貝勒報信,她一起小跑,兜了好幾個圈子,纔在這個小山包上找見了他。對這位傳聞中的“姑父”,布木布泰既熟諳又陌生。從小在草原長大的她未曾去過科爾沁以外的處所,整日都和羊兒、馬兒作伴,實在科爾沁草原固然大,但風趣的故事卻未幾。而額布格和阿布,另有其他大人們整日最常聊得,除了蒙古大汗林丹汗和大金國的天命汗外,就是皇太極這個名字了。哲哲姑姑嫁去金國十年了,偶爾纔會回科爾沁探親,卻也從未見過這位“姑父”作陪,得以一睹真容。對於她來講,皇太極這個名字幾近一向伴跟著她的人生,如影隨形。偶然候是在額布格的口入耳到,偶然候是阿布的口入耳到,總之關於他的故事,另有葉赫的故事,她已經聽過了不下百次了。比擬之下,哲哲姑姑對他的描述,卻老是帶著崇拜和敬慕。固然她聽聞姑姑在建州多年,固然一向深回禮遇,但是卻不得這位四貝勒的寵幸,至今不但膝下冇有一兒半女,更傳聞二人分房而居已久。但是常常回到科爾沁探親,姑姑總會帶上一大堆琳琅滿目標珠寶來,送給她和額吉,有些奇珍奇寶,她出世到現在都未曾見過,聽聞這些都是從明朝擄掠來的戰利品。姑姑說,每次攻陷一座城池,敗仗而歸,府上的犒賞就得成箱地堆在院子裡,庫房都擱不下了。
七年前,金國的天命汗在赫圖阿拉以七大恨告天抗明,時任遼東經略楊鎬提出,製東夷在先款西虜,企圖以“以夷製夷”之法,令蒙古與金邦反目。蒙古與金國,一向以來素無釁端,但是林丹汗妄圖明朝天子開出的賞銀,與明朝結了盟。金兵圍攻鐵嶺的時候,內喀爾喀部中最有氣力的宰賽率萬人援明,不料抵城時鐵嶺已失守,與後金兵交兵後大敗,宰賽及其二子與巴克、色本、桑噶爾等均被俘獲為人質。一向到三年前,金國攻陷了瀋陽,內喀爾喀才用萬頭牲口將宰賽給贖了返來。次年仲春,廣寧城被攻占後,掌管右翼三萬戶的特命大臣錫爾呼納克杜棱洪台吉與林丹汗產生分歧,遂帶領三千多戶,投奔遼陽城,歸順了金國。以後,內喀爾喀拉巴什希布、索諾木、莽果、□□台吉等也各率所屬五百戶投奔了遼陽城。烏珠穆沁部翁袞都喇爾子多爾濟車臣濟農與其叔之子塞棱額爾德尼台吉也因與林丹汗反麵,率部投奔了漠北外喀爾喀。蘇尼特部素塞巴圖嚕濟農、浩齊特部策淩伊爾登、阿巴噶部都思噶爾劄薩克圖濟農各率所部,也投奔了漠北。蒙古各部權勢四散,林丹汗顧不得再去管與明朝締盟的事情,決定攘外必先安內,是覺得“南朝止一大明天子,北邊止我一人,何得到處稱王?我搶先處裡,後處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