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德變法:撿到曆史學生的書包_第304章 窮途末路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

在波斯灣畔,阿裡的部落聯軍依托橡膠壩修建「防鉛要塞」,用蒸汽動力的絞盤起落吊橋。當奧斯曼駱駝商隊試圖穿越美索不達米亞時,要塞的青銅火炮俄然開仗,實心鉛彈精準擊中商隊的鉛玻璃容器,劇毒物質泄漏後被預先鋪設的硫磺沙層中和。

多瑙河上的「橡膠浮堡」用硫化橡膠氣囊支撐,堡內囤積著防鉛口糧與淡水。當奧斯曼「鉛毒新軍」強渡時,浮堡內的兵士用神銳銃齊射,槍彈穿透敵方防鉛護甲的虧弱處,而浮堡的橡膠外殼能彈開大部分鉛彈。「他們的護甲用劣質橡膠,」堡長沃爾夫岡揭示緝獲的敵械,「我們的防鉛甲用三層硫化工藝,槍彈底子打不穿。」

阿裡·本·哈桑的駝隊載著防鉛水車穿越漢誌戈壁,每輛水車的木質齒輪都顛末硫化措置,可抵抗風沙腐蝕。當駝隊到達幼發拉底河時,工匠們敏捷組裝起橡膠壩,通過蒸汽泵將河水引入防鉛灌溉渠——渠壁內襯三層橡膠,可製止鉛毒滲入。

工器三十八年正月月朔,乾清宮月台的蒸汽鐘敲響報捷鐘聲——東歐聯軍霸占索菲亞,緝獲奧斯曼「鉛毒兵工廠」的橡膠熔鑄爐。朱載鈞望著琉璃沙盤上的奧斯曼標記縮小,目光落在阿裡寄來的橡膠樹苗上,樹苗根部纏著防鉛纖維網。

工器監技術修士尤裡·謝洛夫正在布加勒斯特城頭調試「防鉛噴霧器」。他轉動蒸汽閥門,將羅馬尼亞橡木蒸餾的防霧劑通過青銅管道噴向空中,液體在氣壓感化下構成精密水霧,與毒霧打仗後固結成有害的鉛鹽晶體。「看,」他對伊凡四世的使臣揭示集塵罐,「我們用橡膠管道運送防霧劑,比傳統水車效力高三倍。」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