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好正德變法:撿到汗青門生的書包請大師保藏:正德變法:撿到汗青門生的書包小說網更新速率全網最快。
朱厚照翻開通黃緞簾踏入書局,玄色狐裘上落著零散雪粒,腰間玉佩隨法度輕晃。他抬手撥弄袖口金絲繡的蟒紋,暴露袖中半卷《天工開物》,冊頁邊沿已磨得發毛。掃過匠人手中的試印頁,他俄然想起書中“五金之理,銅柔而錫剛”的記錄,濃眉微蹙,順手取過一枚銅活字,就著爐火打量。銅字在火光下泛著冷冽的青白光芒,棱角清楚的筆劃間固結著精密的鍛造紋路,確切比王禎改進的木活字多了幾分冷硬,少了些木料特有的吸墨“火氣”。
匠人們紛繁靠近,指尖輕觸包漿活字,收回“嘖嘖”讚歎。朱厚照望著窗外紛繁揚揚的雪花,俄然想起《天工開物》中“活字為舟,墨為江水”的講明,轉頭對張忠道:“傳旨,書局匠人每月加發棉油三斤,另賜王主事紋銀百兩。務要把這批活字‘養’出靈性來,讓天下人都瞧瞧,我大明的銅活字能印出比雕版更俊的字!”話音落下,火盆中一塊柴炭“劈啪”炸開,火星濺入雪光,好似他眼中躍動的光彩。
“拿新鑄的‘洪武通寶’活字來!”王禎嗬著白氣,將一枚銅活字浸入墨漿,粗糲的拇指在字麵上三轉兩碾,提起時,筆跡大要已均勻裹上一層薄如蟬翼的墨膜。他取過一張澄黃的著花紙,用棕刷悄悄敷壓,行動輕得像撫弄重生嬰兒。揭起紙張的刹時,“洪武”二字躍然紙上,筆鋒處棱角清楚,連“武”字末筆的勾劃都清楚如刀刻,匠大家群中頓時響起一陣低低的讚歎。
朱厚照俯身細觀,隻見那鬆煙輕若浮塵,在火光下泛著微微紫光,公然比工部常日用的窯煙細緻數倍。王禎又摸出個羊脂玉小瓶,倒出半塊虎魄色膠塊:“這牛皮膠得用清江浦的黃牛皮,浸石灰三日去毛,再以桑柴小火慢熬九九八十一個時候……”話未說完,陳大錘已急不成耐地搶過膠塊投入硯台,熱硯蒸騰的熱氣中,鬆煙與膠汁垂垂融會,散出一股帶著焦香的墨氣。
“好個‘油煙墨法’!”朱厚照雙目發亮,手指輕點活字凹槽,“為何此處積墨?”王禎用柺杖尖挑起凹槽裡的墨漬,溝壑縱橫的額角擠出幾道深紋:“銅字得‘養’。就像新打的菜刀,得用豬脂磨去毛邊。”他顫巍巍解開另一個油布包,暴露一排包漿溫潤的活字,銅身泛著蜜色光芒,“每日用棉油擦三遍,擦到第七日,銅吸足了油,天然‘吃’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