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娘傳_第101章 完結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離京六年,才棄舟登岸,生出一股既熟諳又陌生之感。孟豫章乍聽鄉音灌耳,淚流滿麵。林貞本還繃的住,哪知忽一婦人撲來大哭:“我的兒,可想煞我也!”

玉娘一拍腦袋:“瞧我這記性!她正坐月子呢。先前幾年總也不生,急的我冒火,恐怕她同我普通不好作胎。哪知客歲懷上了,才生了個哥兒,還要請他姑爺起個好名字。”

長康五年,孟豫章任滿,考評為優。像他這般年青的官員,得中平的多見,但是他有師父為京官,又有老婆互助,世人犯不著卡著他的前程,何況他做的不算差,又不剝削,評個優字並不願意。換任地於桂林,比起番禺而言,端莊的附郭省會。這也是魏文明的想頭,天高天子遠當然威風,可窮山惡水出刁民,孟豫章心軟仁厚且經曆不敷,在那等處所輕易折了腰,還不如在省會揣摩一下宦海的端方,下屬如林,恰是京官的預備役!

桂林縣山美水美,一省首府,孟豫章完整閒了下來。林貞費錢買了個莊子,持續研討風力水車。兩口兒要技術冇技術,要人冇人,科研事情尤其艱苦。可兒生活著,總要留下一點兒主動的印記纔不白費此生。林貞宿世就是技術工種,做買賣真冇體例跟林俊比擬,她的財帛幾近冇法生錢,除了買地也隻好做慈悲了。援助孤兒隻是小利,若能改良水車,纔算真救了無數性命。

林貞到此時,纔算端莊融入文官圈子,也到現在方知,讀書人家真的不常納妾。起碼番禺一縣裡,叫的上名號的讀書人家,若非為子嗣,納妾但是要吃嶽家板磚的。可見勳貴和文臣水火不容也有事理。想到此處,內心完整鬆了氣,不但為本身,還為後代。有了孩子的人,考慮的角度就不再純真。孟家既已算讀書人家,孟豫章的同年、老友便垂垂多了起來,今後女兒說親,儘著這些人家嫁,想來再不消受玉娘那番痛苦。宅鬥的日子愈發遠了,林貞的心也更加安了。

正發楞,孟豫章帶來了一個匣子。林貞一臉迷惑的翻開一看,乃一大盒東珠。脫手如此風雅,看來秀蘭也過的不錯。林貞不由大笑出聲,揚聲喚道:“來人,令人替我送一簍子白沉香去廣寧!”內心暗罵:臭丫頭,敢在老孃麵前炫富!我不消錢砸你一頭包我就不叫土豪林貞!鬥富是吧?我們走著瞧!

交代結束,已是長康八年初。孟豫章一行人隨船北上,外放多年,土豪林貞除了又生了個兒子不測,便是狠攢了好幾船的東西。在番禺時,間隔東莞不遠,此地盛產香莞樹,其樹脂號稱白沉香,不敢與沉香比,卻也算不錯的香料。是以那地便成了香料集散地,南洋來的極品沉香都能買到。林貞彆的未幾,現銀很多,也不買沉香,儘管撿了些許中上之物密密收好,日掉隊京兜售,倒手便能幾倍之利。最妙是此物簡便又易於保藏,有些年份愈久愈值錢。香脂之物,便是後代也是豪侈品,何況現在?自來經商,唯豪侈品最好做。她又不走長線,隻籌算多翻些財帛,並不礙著彆人,如此方能自保——皇權期間,悶聲發財方安然,這是林家血淚的經驗。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