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就是亡國之君_第一百七十五章 第一次鹽鐵會議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金濂持續說道:“自洪武十七年至今,這鹽法就有多出混合,究竟是免丁役還是灶田役,免多少,如何個免法?各處所,是否不異?”

“朕躬安。”朱祁鈺將兩本奏疏放在了桌上,表示大師都坐下,不必拘束。

爺不乾了!爺跟著一起造反了!

戶部尚書深吸了一口氣說道:“客歲一年因為撻伐瓦剌,大同、宣府需糧,增加鹽引開中,一共發三十年鹽引,五百四十四萬兩千七百四十引。”

正統十二年,石璞請奏,河東運司鹽丁,除正役裡甲該辦糧草外,其他柴夫、弓兵、皂隸一應雜泛差役,皆應當免除。

還?

就朱祁鈺所知,全部在京文官裡,隻要不到二十人在京師之戰中,獲得了頭功牌。

但是現在的稽王,當時的正統帝下的敕諭是甚麼?是淮揚二府各場灶丁,有欠稅糧者,拘拿鹽追。

因為鹽引更多的是充當貨幣在用。

朱祁鈺點頭說道:“就叫聚賢閣吧,興安,朕待會兒提字以後,做塊匾額掛在樓下。”

若非此次陛下讓內承運庫的算盤寺人撥算盤,算這筆賬,他也隻當鹽引是鹽引,但是鹽引,早就已經不是鹽引了。

朱純也是此次宣府之戰中,獨一獲得頭功牌的文官,他抓了一個特工。

太宗文天子就經常開這類小會,不過當時候,主如果會商北伐諸多事件。

於謙也是獨一獲得奇功牌的文官。

聚賢閣內,一片嘩然,大師都是群情紛繁。

王直眉頭緊皺的問道:“也就是說,即便是戶部尚書,也不曉得各地鹽丁出產了鹽,能夠免多少田,又或者能夠免多少地畝的賦稅,是這個意義嗎?”

說是小範圍,六部尚書、六科給事中,戶部四部、都察院右都禦史,悉數到齊。

於謙這才鬆了口氣,陛下真的是越來越妥當了。

朝堂明公們,麵麵相覷,隻要工部尚書石璞一言不發,他部下四司主事,皆工匠出身,他非常清楚百姓痛苦,但是又能如何呢?

並且有的部分,為了大範圍的獲鹽,還遍及調派私役,連朝廷規定的優免政策都冇有,以是鹽丁一年產鹽常常有虧欠,但是這不怪鹽丁。

“正統三年、正統六年、正統九年,統共欠銀七百三十四萬兩銀,現在還差著五百三十二萬兩銀的鹽。”

朱祁鈺深吸了口氣說道:“統共欠了多少?”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