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國謀士_第63章 許良出手,文臣武將沸騰了!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馮源目睹武將中有人出聲,趕快開口打斷,就是怕伐韓呼聲太高,難以按捺。

下為報我大乾穆王之仇,也為古晉討回公道,讓世人曉得天理昭昭,報應不爽……”

恰是女帝蕭綽!

女帝拔擢許良做朝奉郎,就是跟鎮國公暗中達成的默契。

韓智子無恥小人,讓我大乾平白失了城池,死了無辜百姓!”

許良暗自點頭。

我大乾作為苦主,出兵伐乾,有何不成?”

言而無信,以下犯上,無德無義……

武隆十一年、豐祥四年,彼時我大乾勢弱,遭各國架空,韓國與魏國勾連,進犯我大乾邊疆。

林北狂點頭擁戴,“你當韓國天子是甚麼好東西,吳大人不說了麼,韓國欠我們大乾的!”

群情刹時激憤起來。

馮源不由皺眉。

戔戔一個六品小官,也敢質疑他?

隻是這些武將吃了冇文明的虧,開口杜口就是建功立業,在道義上就弱了幾分,壓根說不到重點。

本來按女帝的意義是怒斥一番,再敲打敲打便可。

許良起家,淺笑拱手。

大乾的宛梁城也被韓國無恥占有,後經武帝、文帝兩代明主前後兩次大戰,這才站穩腳根……”

“馮大人,你這話下官不敢苟同!”

但真相是武隆十一年的那場大戰是大乾挑起來的,豐祥三年大乾跟魏邦交兵吃了虧,回身攻韓找補返來。

“有道是上梁不正下梁歪,韓智子無恥小人,其後代更是無恥,竟以家臣之身,篡主奪位。

許良唸叨這個名字。

許良嗬嗬一笑,“其二,剛纔胡將軍已經說了,韓國不是甚麼好東西。

大乾跟韓國為數未幾的戰役也就這兩場了。

還是說馮大人在質疑吳大人?”

恰好不自知,想要人前出風頭。

若不對韓出兵,如何建功立業?如何報效朝廷?”

“且大乾比年交戰,百姓怠倦,若再行兵事,於國倒黴,於陛下也倒黴。”

上為百姓大義,好教世人曉得霸道天命,驕陽昭昭。

做學問的彆的都能夠忍,獨獨不能接管旁人對他治學、研史的質疑!

胡祿調侃道:“馮大人一個兵部尚書,竟然不敢兵戈,這當個錘兒的官?”

此等亂臣賊子,大家得而誅之!

貳心生一股不妙之感。

“不錯,我大乾穆王的確有過白帆之義,晉襄王也的確言而無信!”

乾文帝當年拿下河西,為了儘快穩住河西之地,重用了很多河西官員。

很多人看向人群中的許青麟,麵帶諷刺。

你老爹許青麟不過五品侍郎,尚不敢如此質疑一部尚書。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