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母親發了這製令以後,卻又有好久未曾出來理事,乃至連四蒲月間的碩望朝都免了。蒲月末,嵩山行宮新園景完工,聖駕率勳靠近貴們前去遊樂,留太子在都中監國,雖隻是短短的十數日,朝中的風向卻已悄悄地起了竄改。
馮永昌既死,所牽涉者多被我擯除出府,相較之下,吳小浪之究竟在更嚴峻些,但我的措置卻更保守——吳小浪懼罪他殺,幾次查驗,不見她有甚麼翅膀,她mm吳小孩,與mm老友孫威娘又早早便向我表白了忠心,我想來想去,終是將吳小浪一家遣去外州,吳小孩一家則調去西京。
除財務外,家中又重設規定,統統職司,除我特彆指定以外,一旦空缺,可在書記欄公告,合作上崗,擇優而錄,成果貼在書記欄上,公示三日,纔算有效。這號令可算這期間的奇葩,炸得家裡開了鍋一樣,好幾日不得消停。
七月,聖駕幸香山寺,以詩作嘉獎年青臣子,有崔湜、崔溍、邱柒、杜宇等二十三人受表揚,至玄月間,我身邊這幾人都陸連續續地受了封賞:崔湜授司禮少卿,邱柒做了監察禦史,杜宇進了鳳閣,崔溍授鹹陽令,十月,我請母親召回獨孤紹,不準,授崔秀秋官侍郎。十一月,張柬之上疏,請複西京為都城,以洛州為東都,諷聖駕還京。
宋佛佑很有監察不力之過,被我手書怒斥以後,另擢了一個親信執事,名義上是她的幫手,實則分她之權,以備今後擢用——並非是她不好,隻是她已年近六旬,垂垂不能勝任。並且她還不是獨一的一個,最後隨我出宮的那批人中,有很多都已五六十歲、老邁不堪。和我同齡的那些,也已多見風霜,暴露疲老之態,再小些的,有很多都已成了親,生了子。這些生下的孩子,都是我家的奴婢,一而二,二而三,我的家奴,竟已近二千之數,三倍於出宮之時。人數增了這麼多,家用卻從未匱乏過,不但未曾匱乏,日子還越來越好——光看這一點,後代史乘上,我的名聲大抵就不會太好。
不過這也與我冇太大乾係,我的心機,首要還是在朝中——俗字推行眼看便有效驗,母親卻臨時調開了武三思,把這事交給了李暅。李暅天然不能空坐在東宮管事,三五白天,便要親身到省中來一次,偶然也召人去問話,初時隻是主官們,厥後熟起來,便連跑腿的舍人和協理的學士也叫疇昔,到六月事諧,母親賜下嘉獎,又將統統人召去東宮,起了一宴,內裡還頗帶了幾個與俗字事無關的詞臣,以及被人摘了桃子、卻還是整天笑嘻嘻的武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