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能夠篡奪德國在亞洲地區的殖民地,東洋在8月15日向德國收回了最後通牒】
放下茶杯後,武曌稍作沉吟,轉頭對身邊的上官婉兒說道:“婉兒,去把東洋的奏章給朕取來。”
【此時,歐洲首要的帝國主義國度幾近無一倖免,全都被捲入了這場殘暴血腥的大戰當中】
此時,武曌的思路卻不由自主地飄向了悠遠的東方——阿誰名為東洋的國度,它一樣是一個小國。
【8月4日,一向保持張望態度的英格蘭國終究找到了參與戰役的來由】
終究,她像是再也冇法忍耐普通,悄悄地搖了點頭,緩緩地將本身的目光從天幕上移開。
【作為回擊,8月3日,德國再次向法蘭西國宣戰】
【一時候,戰役的疑雲已經覆蓋了天空】
【......】
【1914年7月23日,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收回了一份說話倔強的最後通牒】
【而到了8月1日,德國也不甘逞強,公開對俄國宣戰,使得這場戰役的範圍進一步擴大】
【固然他們果斷回絕了奧匈帝國關於共同會審的在理要求,但還是挑選了臨時讓步,接管了其他統統前提】
【而遠在東方的東洋一樣冇有放過這個趁火打劫的機遇】
【就如許,一場前所未有的環球性軍事牴觸——第一次天下大戰全麵發作了】
武曌伸手接過奏章,開端細心翻閱起來。跟著瀏覽的深切,她的神采更加凝重,時而緊蹙雙眉,時而微微感喟。
【緊接著,7月30日,俄國目睹情勢愈發嚴峻,不得不宣佈天下總動員,以應對能夠到來的威脅】
【但是,如許的讓步並冇有停歇奧匈帝國的肝火,他們對塞爾維亞的迴應仍然感到極度不滿】
【戰役伊始,它基於本身好處的考量,挑選宣佈中立,試圖在各方權勢之間周旋,謀取最大的好處】
趙匡胤一轉頭,就剛好捕獲到了趙德昭投來的充滿迷惑的目光。
【但是奧匈帝國天子弗朗茨·約瑟夫一世已經顧不了那麼多了】
【僅僅疇昔了短短的三天時候,也就是在7月28日這天,奧匈帝國悍然對塞爾維亞宣戰】
【但跟著戰局的生長和竄改,意呆利終究還是竄改了態度,轉而投向協約國一方,並於前期對德奧宣戰】
聲音不大,卻透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嚴肅。
【隨後,在8月23日,東洋正式對德國宣戰,插手了協約國陣營】
但是,趙德昭卻彷彿仍有些膽怯,嘴唇輕動了幾下,終究還是冇有發作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