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乃道州城中貢生,因不肯再為滿清奴役,聞天國天兵打掃滿賊,出師道州。小人熟諳城中清兵安插,特來拜見南王,願為我天兵帶路進城。”
城外承平軍大營,馮紹光剛籌辦入眠,曾觀瀾神奧秘秘地帶著一個三十來歲的文士,來求見。
到夜裡,有密查道州城中動靜的細作來報,道州城中有守軍不敷一千,由清軍提督餘萬清、遊擊將軍瞿我謙、知州王揆一帶領。餘萬清本來帶領的三千清軍,從全州退守道州城,此中二千五百餘人前幾日已被北調永州,拱衛府城去了。
這時,李開芳、羅綱領統領後一軍也趕至雲山的東北麵。後一軍沿途收納九百餘名前來投奔的鄉民,步隊猛增至近兩千人。馮紹光當即命令李開芳、羅綱領各率後一軍千人,彆離繞道城北,截堵北門;林鳳平和梁立泰率後二軍二千人,從城西攻城。馮紹光自領親衛營和牌尾,在背工持火把,搖旗號令,強大陣容。
次日,馮紹光命承平軍拉開步隊,多豎旗號,強雄師勢,分兵兩路向道州縣城進發。一起由李開芳、羅綱領統領後一軍千人,順一條名為瀧水的山澗溪水,順水而下;另一起由林鳳祥、梁立泰統領後二軍一千三百餘人,順著山隘口往道州城的官道一起進發。
顛末道州城西南四十裡的壽雁圩,有鄉民陳天仕、陳水太率壯丁四百人趕來投奔,再過永豐集,蔣天益、胡苟率三百人來附,均授予卒長職。一起所過,鄉紳遁藏,大戶封門,貧苦百姓如影隨行。
“小人何見機拜見天國南王!”文士一見馮紹光,大禮參拜。
陣容浩大的承平軍來到一座九裡長的山前,山不高,卻有薄薄的雲霧在山間環抱。林鳳祥一問新附鄉民,才知此山名叫雲山。林鳳祥大驚,想不到真有叫雲山的處所,不由暗自感慨天父的無所不能。世人得知前麵高出,擋住去道州城的小山就是天父諭旨二十四字真言中的“雲山”,一時群情激昂,軍勢大振。承平軍中紛繁傳播著前幾日南王在無字天書上,口噴天父賜賚的紅色二十四字真言,新投入承平軍的民壯紛繁精力大振,均覺真有天帝,且就在教眾身邊保護世人。
鄭元伯授予卒長職,選其弟侄四人授予兩司馬,選力勇者為伍長,其他皆淺顯聖兵,將世人妥當安設。
餘萬清心驚膽怯,忙命親戍衛衛他下城,將戍守西城門的二百多親衛也叫下城樓,帶領統統親衛三百餘人,連夜從道州西城門出城。有親衛官兵問何故出城,餘萬清正色道:“守城不如守險,禦賊不如剿賊!本標率親衛出城尋覓戰機。”親衛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