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曆史挺靠譜1:袁騰飛講中國史上_10. 宋帝國的傷心事兒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當時中原好多處所兩邊還在幾次拉鋸,金國冇有信心也冇有才氣占據中原,因為不會治。不會種地,漢人說的話也聽不懂,書也看不懂。一開端想拔擢傀儡,先拔擢了張邦昌建立偽楚,後又拔擢劉豫建立偽齊,總之他們不想直接統治這個處所。以是這個時候北方的義兵就起來抗擊,義兵就是民兵,不是北宋的正規軍。

如許趙構就被放歸去了。比及金軍二次南下,趙構主動請纓去金營媾和,走到半路,被人攔下,以天下兵馬大元帥的名義招兵買馬,起兵勤王,但他招來的軍隊並不去勤王。比及東京一淪陷,宋徽宗和他兒子全被俘,他是獨一倖存的皇子,因而大臣們就勸他正大位,他這才即的天子位。

天子不思抵當,但大將們還是很善戰的,最典範的就是嶽飛。

北宋時的脫銷書

1141年,南宋與金和議,東起淮水、西至大散關以北的地盤歸金統治。陸遊寫有《書憤》一詩:“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瓜洲渡、大散關,為甚麼提這兩個處所?因為該處已經是兩國的鴻溝了,恰好是中國南北方的分邊界,秦嶺淮河,以是這就是中國汗青上典範的第二次南北朝。

兵戈時三千鐵浮圖正麵打擊,一萬五千柺子馬擺佈兩翼包抄。柺子馬就是輕馬隊,人馬都不披甲,精於騎射。北方民族跟漢族的兵士兵戈,很少搏鬥,首要靠弓箭射和馬的打擊力把你乾掉。平端戰刀,馬往前一衝,速率非常快,快到刀都不消揮,隻要拿穩了,等腦袋本身湊上來就切。

紹興和議使南宋與金對峙的局麵肯定。兩邊力量均衡,對峙了七八十年。這時候,金把都城遷到了燕京,改名中都,就是明天的北京。遼、金兩國漢化程度是相稱高的,金朝到第五代天子世宗的時候,根基上貴族都不會說女真語了,也不熟諳女真文,完整漢化了。厥後清朝接收了經驗,乾隆爺一再命令興騎射,講滿語,但是也冇撐多久。金遷都燕京的時候是金國第四代天子,中國汗青上馳名的暴君,海陵王完顏亮。

完顏亮遷都用的著兒狠到了甚麼程度?金國的貴族不肯意南遷,我就把你家祖墳刨了,把墳遷到中都,你跟不跟著來?太祖太宗的墳全給刨了,金朝天子的皇陵全在北京房山,民國時候另有遺存,明天連地宮入口都找不著了。實在找到也冇用,蒙前人太恨金國,金帝陵都被盜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