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曆史挺靠譜1:袁騰飛講中國史上_02. 誰搶到皇位算誰的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十六國前期,鮮卑族拓跋氏建立的北魏強大起來。鮮卑族拓跋氏本來餬口在大興安嶺北段,東漢末南遷,逐步成為塞上一支強大的軍事力量。公元4世紀前期,拓跋氏首級拓跋珪建立魏國,史稱北魏。厥後,拓跋珪毀滅後燕,占據中原,定都平城。公元439年,北魏同一黃河道域,與南朝對峙。公元5世紀中期,北魏將南部鴻溝推動到江淮一帶,氣力開端超越南邊。

劉裕滅晉後,建國號宋,他就是宋武帝,在位時較有作為。宋朝30年間賦輕役稀,江南民殷國富,進入東晉南朝國力最強大的期間。

晉惠帝昏庸無能,皇後醜八怪賈氏擅權,惠帝那些握有軍權的爺爺、叔叔、哥哥們出兵攻打,動亂迭起。混戰就在都城停止,箭射到傻天子的寶座上,鮮血濺了傻哥們兒一身。這就是聞名的“八王之亂”。除了家賊,另有外鬼,一向裝乖孫兒的南匈奴起兵了,愣說本身是漢朝的外孫,要規複漢朝江山。立的家廟裡竟然供著劉邦和劉備,這老爺兒倆如果曉得了,得氣得在棺材裡打挺兒。

陳朝末年,陳後主不思管理,境內故鄉荒涼,賦稅沉重,百姓逃亡,他仍然縱情吃苦。公元589年,陳朝滅亡。

公元265年,司馬懿孫司馬炎廢魏稱帝,建立晉朝,史稱西晉。

東晉建立之初,為安身江南,抵抗北方匈奴、鮮卑等貴族的打擊,統治者一方麵加強內部連合,一方麵實施療攝生息,安撫北方南遷的流民。不久,江南呈現“荊揚晏安,戶口殷實”的局麵。因為餬口安閒溫馨,一些本來還想返回中原的南渡士族,包含東晉最高統治者,再也偶然北返,偏安於東南一隅。

東晉統治南邊的時候,我國北方和西南地區前後呈現過十幾個少數民族盤據政權,史稱這一期間為“十六國”。而後,公元439—581年,約莫與南朝同一期間,我國北方前後呈現了少數民族建立的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週五個政權,汗青上稱為“北朝”。北朝與南朝耐久對峙,合稱“南北朝”。

司馬炎即晉武帝,公元280年,晉武帝滅吳,同一南北。西晉的同一隻是曇花一現,因為晉武帝並非雄才大略的君主,他是靠著爺爺、老子奪的江山。隻不過他的敵手比他還不如。樂不思蜀的阿鬥就甭提了,吳國末代君主孫皓殘暴暴戾,常常無端殺人,不殺人就吃不下飯。

東晉前期,地盤兼併嚴峻,農夫賦稅沉重。統治者為了停止處所盤據權勢,大肆征兵,導致農夫叛逆,東晉統治名存實亡。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