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十二孃腳步慢了一拍:“是誰?”
除履入堂,李十二孃起首朝主位上一名五十來歲的老者行了一禮:“十二孃拜見郭大將軍。”
“是,三省朝臣有過朝議了,因無定論,故而未奏報陛下。”
這是殿外有寺人稟道:“陛下,左衛左郎將李光弼求見。”
風趣的是,郭子儀與安祿山竟是鄰居,兩人的宅邸都是李隆基犒賞的,順手便將二人的宅邸賞在一處,兩家一牆之隔。現在的安祿山正在平盧領兵練習,每逢年底安祿山才入長安朝賀天子,兩位鄰居見麵的機遇並未幾。
郭子儀目光明滅,捋了捋他那把打理得很周正的斑白髯毛,笑道:“本日倒是巧了,張寺卿和李娘子同一日來訪老夫,莫非你們是為了同一件事?”
張九章曉得她在說甚麼,黯然感喟捋須不語。
出事今後,顧青並未想過打攪彆人。但是兩位故交長輩還是主動幫手,乃至搭上了他們的臉麵與情麵。
“何事?”李隆基不大感興趣地問道。
李隆基發笑:“拳頭倒是跟他的脾氣一樣硬。”
管家還冇來得及答話,一行人已經來到郭府前堂,李十二孃也看清了端坐前堂的那位客人。
李隆基一愣,俄然如有深意地笑道:“又是左衛的人,哈哈,朕倒真有些獵奇了,宣見。”
傍晚時分,長安的街上仍車水馬龍,大唐初期的長安是實施宵禁的,到了傍晚城中一百零八坊的坊門便封閉了,主如果當時李家剛坐上皇位,江山並不安定,躍躍欲試造反和宮變的人太多,到了高宗前期,社稷垂垂安定了,長安便漸漸打消了宵禁。
張九章傷感隧道:“故交不在,美景難複,逝者如此……”
高力士一滯,低頭道:“盧承平未受軍法。”
李隆基一愣,驚詫側過甚看著高力士。
…………
郭子儀端倪不動,撫著斑白的髯毛緩緩道:“如果你們是為了我左衛親府一名名叫顧青的錄事參軍而來,那但是巧上加巧了,本日下午,左衛左郎將李光弼也向老夫求了一道軍令,也說是為了故交之子,阿誰名叫顧青的孩子在左衛府裡打了人,入了獄,李光弼求老夫秉公而斷,莫被人害死在獄中,你們也是為了他吧?”
張九章笑歎道:“那孩子闖了個禍,倒是把我們當年這些故交都堆積起來了,難不成是天意?”
李十二孃的笑意不較著,但從眉眼看得出在笑,笑過以後俄然黯然歎道:“當年的長安城比現在更美,我還記得那一年他們伉儷與我在渭水邊的垂柳下舞劍,李光弼躺在地上灌酒,張寺卿您已酣醉,赤著雙足倒在地上仍喃喃念著詩句,陽光下的柳絮紛飛,人與景,美得像一幅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