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茲大營帥帳,顧青坐在燭台下提筆疾書奏疏。
顧青笑道:“你欲蓋彌彰的模樣很狼狽,但你承諾幫我辦事的模樣很美。”
馮羽嬉皮笑容道:“哎呀,我不過是隨口說說嘛,你看我嘴上各種牢騷,但還不是跟你一樣老誠懇實來到龜茲城了?段阿兄你體味我的,我也就是嘴有點碎……”
青蛙是如何死的?它是在舒暢的溫水裡享用太久,比及溫水變成了沸水,它想跳也跳不出去了。
一己之力冇法平一國,但以一國之力平另一國,勝算便大多了。
這個戰略大唐要支出很大的代價,特彆是財帛和糧食。但如果此計勝利,大唐的收益也是難以設想的豐富。
以現在大唐與吐蕃兩國的乾係和態勢,兩國的耕空中積,以及各自的國力和糧食產量,物價等等方麵綜合來看,顧青用上這個絕戶計恰到好處。
戰略的前期是詭計,戰略的前期便是堂堂正正的陽謀了,就算當時吐蕃人反應過來了,冇有一兩年的撥亂歸正規複耕土,他們也緩不過氣來,這一兩年裡,大唐把握了主動權,機遇實在太多了。
皇甫思思被他無恥的嘴臉氣笑了:“侯爺,這不是甚麼值得誇耀的事,你這般厚臉皮說出來,莫非覺得欠錢不還很名譽?”
不成否定,這個計謀佈局有些冒險,任何一個環節露了餡兒都能夠功敗垂成,前期投入的物力人力算是打了水漂兒。
一旦大唐決定攻打吐蕃,隻需提早一年斷了對吐蕃的糧食供應,再舉兵攻打,當時的吐蕃人連飯都吃不飽,手裡有錢也無處買糧食,那麼軍隊還剩下多少戰役力?
提及節度使府的背景,皇甫思思暴露慌亂之色,粉飾般理了剃頭鬢,強笑道:“妾身並無官府的背景,不過侯爺既然叮嚀了,妾身必然照辦,冇有背景也能為侯爺把事情辦得妥妥鐺鐺,毫不讓侯爺絕望。”
這是一盤顧青小我才氣冇法完成的大局,他隻是佈局的人,但需求朝廷毫無儲存的支撐才氣實施下去。
拉紮旺若曉得顧侯爺為了朋友如此忍辱負重,必然會跟他拜把子。
厥後管仲命令斷了對魯國的糧食供應,偌大的諸侯國分崩離析,魯國百姓紛繁避禍入齊國,最後齊國兵不血刃將魯國吞滅。
吐蕃的主糧青稞在一兩年後必定大大減產,難以供應百姓和軍隊,他們隻能用錢去買鄰國的糧食,而吐蕃周邊鄰國獨一盛產糧食的隻要大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