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青苦笑道:“節帥莫怪,商賈之事我已交給上麵的人打理,我很少過問,實在是內心冇數,但我曉得如果要傾其財力的話,我的安西四鎮能養得起一萬陌刀手,再多就有些勉強了。”
顧青有氣力,有底氣,纔敢出兵玉門關,堂堂正正地發兵問罪,他的身後稀有萬推戴他的安西軍將士,這便是顧青敢找哥舒翰討要公道的啟事。
顧青咂咂嘴,嘖!聽著是誇人,可總感覺不像好話。
河西軍還在苦苦等候朝廷欠下的春季糧草,安西節度使府卻能輕鬆養得起一萬陌刀手,大師都是節度使,做人的差異咋就那麼大捏?
顧青仍舊是漫不經心的語氣,如同議論氣候普通稀鬆平常:“一萬陌刀手,小場麵罷了,實在也用不了那麼多陌刀手,練習和選人是個費事事,三千充足了,省下的錢多買些肉,我安西軍的將士每隔數日都能吃上一頓紮踏實實的肉,將士們都吃得很高興,嗬嗬……”
而哥舒翰在兩萬雄師一觸即發的當口,不得不平軟認慫,判定承諾償還戰馬,這也是作為河西軍主帥審時度勢後衡量利弊以後的明智決定。
顧青想了想,道:“……很多。”
顧青笑眯眯地看著他,此時的哥舒翰仍然麵色烏青,想想本日的經曆,顧青都不得不為他感到憋屈。
李嗣業躊躇地看了哥舒翰一眼,道:“但是侯爺,我們不是正跟河西軍交兵嗎?”
見哥舒翰神采變幻莫測,顧青笑道:“本日是我安西軍來得孟浪了,為了賠償哥舒節帥,不如……顧某幫您發一筆小財?不知節帥可有興趣?”
哥舒翰怒極,右手大拇指一撥,腰側的佩刀已出鞘半尺。
這句話放諸古今四海皆準。
真諦在拳頭的擊打半徑以內。
“你我也算不打不瞭解,哈哈,直到現在,老夫才真正佩服陛下的識人之明,安西都護府有顧節帥這般人物執掌,大唐的西麵防地當可穩如泰山,以顧節帥之為人,想必蠻夷賊子是千萬冇法從安西轄下討得半分便宜的。”哥舒翰捋須淡笑道。
溫暖溫情的氛圍刹時又變得嚴峻起來,氛圍裡滿盈著濃濃的殺氣? 安西軍將士蓄勢待發? 前鋒李嗣業一手倒拎著陌刀,隔著老遠對哥舒翰虎視眈眈。
憋屈當然憋屈,但是在兩軍劍拔弩張的陣列前,哥舒翰不得不與顧青心平氣和地講事理。
“五千戰馬交還給你,顧節帥可否頓時出兵回安西了?”哥舒翰冷冷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