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無忌點頭道:“官至宋阿兄,位封四品,一州之地,權益僅次於刺史,能做到這個位置的當世已是鳳毛麟角,可畢竟仍隻是造福一方,那麼我們讀書民氣裡想的,嘴裡唸的所謂‘天下’,難道空中樓閣,《禮》曰:‘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我們學的是治國平天下之術,為何隻能治一方之地,並且常常還做到手忙腳亂,常有惡政亂政,致百姓陷於磨難。”
張懷玉淡淡點頭,道:“本日帶你們去國子監看看,大唐學府之首,獨屬長安的國子監,內裡的博士和貢生皆是飽學之士,與之相談,獲益很多,你們要用心聽,多聽多問,珍惜此次機遇,這是我的二祖翁搭上了鴻臚寺卿的麵子才請得幾位博士屈尊與你們一晤,當世學子,得此殊榮者寥寥無幾。”
“你家侯爺這一兩年恐怕還回不來,為國戍邊那裡顧得上家,管家放心等著,好好打理府中的統統,仆人不在,莫讓下人們惰怠,生出驕易之心。”
頓了頓,段無忌直視張懷玉的眼睛,當真隧道:“門生不想為了仕進而科舉,就算我插手科舉,也隻是想稱量出本身的斤兩,證明本身是小我才,但仕進並非我所願,我所願者,認清本身,也認清這個世道,然後再回過身持續明白聖賢書裡的事理。”
張懷玉在石橋村塾堂向來不苟談笑,村裡的學子對她非常畏敬,她在書院劃一於校長般的存在,但對學子們又冇有師生之實,因而學子們紛繁以“阿姐”稱之,久而久之,這個稱呼便牢固下來了。
許管家見了他們四人,不由嘿嘿直笑,情不自禁誇獎道:“侯爺的故裡真是人傑地靈之福地,不但出了侯爺這般神仙似的大人物,單隻看侯爺的這四位小同親也是個個不凡,不但溫文有禮,且學問超群,對老夫這個下苦人也是禮數殷勤。夫人您不在的時候,他們也不會跑出去玩耍,而是老誠懇實在院子裡讀書習字,這等沉穩老成的品性,幾位少郎君將來必有大出息。”
四位少年早已穿戴整齊,站在侯府前堂的廊劣等待。
張懷玉將他們的神采看在眼裡,朝遊移的二人一瞥,道:“你們冇信心高中?”
長安城,親仁坊,顧家侯府。
走了一段路後,一個名叫馮付生的少年問道:“阿姐,顧阿兄何時回長安?我們……很想他。”
背叛不羈嗎?並不見得。
一大早,張懷玉來到顧家侯府,許管家殷勤地翻開門,恭敬地將她迎進府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