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回我府上,我與府裡管家和兩位販子兄弟修書一封,讓他們籌辦厚禮,分開長安這些日子,那倆貨應當賺了很多錢,讓他們拿五千貫出來,另有,陛下犒賞了我百兩黃金,也拿出來,再看看我家庫房有冇有明珠珊瑚犀牛角之類的寶貝,都拿出來送人。”
謝過部將們後,顧青看著劉宏伯和高朗兩人道:“兩位將軍是奉旨將增兵送來安西,還是今後歸於安西軍麾下效力?”
但是萬一有天顧青走了一步李隆基並不對勁的棋路,李隆基會如何對他?
“我會給楊國忠修書一封,拍拍右相的馬屁,趁便請他給我弄點戰馬糧草和兵器,大唐亂世嘛,不差這點東西。”
山呼謝恩,皇恩浩大。
太子少保,光祿大夫,聽起來很威武,特彆是“太子少保”,一聽就是那種權臣一手遮天,放肆放肆不得好死,隻等某天被小天子小寺人撤除的鼇拜形象。
多疑且昏聵的君主之下,忠臣名將很難有個好歸宿,現在的顧青每一步都走在李隆基等候的點上,以是他的恩寵不減,聖眷仍隆。
顧青一愣,不解地看著他。
高朗也苦笑道:“侯爺,末將與劉將軍不過是服從武部的將領,武部給甚麼我們就要甚麼,您跟末將說這個也冇用呀。”
“找個親衛快馬回一趟長安,給我辦點事。”顧青叮嚀道。
“侯……侯爺,是不是有點貴呀?”
是他們粗心犯的錯,還是決計如此?他們是從長安來的,他們的態度是否也代表了李隆基的心機?
顧青歎道:“如果你我之間必須走一個,不如讓我回長安,安西苦寒荒蠻之地,我早已待不風俗了……”
高仙芝歎道:“侯爺才二十來歲,已封太子少保,出息不成限量,安西都護府將是侯爺騰達之地,望侯爺器重之,我這些年雖犯了很多大錯,但麾下的安西軍將士卻都是精銳剽悍之士,侯爺如此年青便手握安西軍,將來不知會為大唐立下多少顯赫功勞,跟侯爺一比,我果然是老了,也該到了見機歸鄉的時候了。”
“為何送他?”
顧青神采有些古怪。
不過龜茲城官民震驚以後,對於顧青被封太子少保的事還是非常認同的。當初吐蕃差點兵臨城下,烽火幾近已燒到龜茲城了,是顧青這位節度副使判定命令出城迎敵,在離城數十裡遠的處所設下伏擊,並全殲吐蕃軍,使得龜茲城免於烽火苛虐,闔城官民免了一場家破人亡的兵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