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為田舍郎_第二百八十章 擂鼓聚將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高仙芝扭頭看著顧青,道:“副帥可有話交代?”

“是!”

聚將過後,高仙芝命令眾將各司其職,然後命世人散去。

高仙芝苦笑道:“建議戰役需求甚麼來由?自從高宗先帝今後,大唐與吐蕃乾係越來越卑劣,兩國交戰早已不需求來由了,因為大師都明白,任何來由都不過是冠冕堂皇的遮羞布,交兵次數多了,遮羞布已冇需求了。”

武則天到李隆基這期間,於闐國幾易其主,吐蕃與大唐為了爭奪這個計謀要地,多年來一向呈拉鋸狀交戰,輪番插紅旗,爭奪非常狠惡。

從輿圖上看,如果大唐對吐蕃處於守勢,那麼於闐便是王師進擊吐蕃的橋頭堡,如果大唐處於守勢,吐蕃犯境進犯,於闐便是大唐境內的第一道防地,地理位置非常首要,是兩邦交兵的必爭之地。

聽著眾將領唱名而入,顧青細心聆聽,可惜的是,除了馬璘以外,再無任何耳熟的名字。

大唐貞觀二十二年,太宗天子將龜茲,於闐,疏勒,焉耆設為四鎮,同一由安西都護府節製,彆離進駐紮兵馬,這便是馳名的“安西四鎮”。

高仙芝看了他一眼,神情有些遊移。

高仙芝吃驚的是於闐守軍竟敗退得如此之快,但對吐蕃毫無前兆建議戰役倒是不奇特。

於闐曆代國主皆對大唐非常忠心推戴,因王室敬慕大唐的繁華和文明,常將本身的後代遣往長安肄業或為官,而大唐也對這位不離不棄的小弟非常刻薄,不但每年回送大量禮品,結後代親家,還在於闐國的要求下駐兵,並在於闐海內設毗沙都督府。

顧青來安西的目標不是來奪權的嗎?此次戰事是多麼好的機遇,再說顧青手中有一萬精銳兵馬,又有他這個監軍站隊,為何不奪權?若戰事還是由高仙芝批示,稍有恰當的話,長安方麵又會下旨斥責,邊令誠也會跟著捱罵,以是邊令誠實在是但願顧青來領受批示權的。

顧青冷靜統計了一下安西都護府的名將,隻要高仙芝,封常清,馬璘三人,其他的名將大多在彆的都護府,比如哥舒翰,就是“哥舒夜帶刀”的那位,或是在長安,比如郭子儀和李光弼。

沉吟半晌,高仙芝道:“臨陣不成換將,此為兵家大忌,副帥的一萬兵馬仍由你節製,待標兵刺探出敵蹤意向後,再與副帥商討兵馬去處。”

“邊監軍有事交代?”顧青獵奇道。

從顧青第一次見到高仙芝以來,隻要這一刻他纔像一名真正名看重史的名將。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