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從未如此熱血:二戰美日太平洋大對決_★“鹹魚”也能翻生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

第25軍的作戰本質良好自不必說,就是設備也比其他軍隊要好,陸戰新兵器一出來,起首就分派給他們利用。半年前,三個師團還摹擬馬來西亞、新加坡的地形氣候,有針對性地在中國海南島等地實施了練習,官兵對兩棲登岸戰、叢林戰已不陌生。

“二二六兵變”以“清君側”為名,旨在建立軍當局。裕仁天皇聞訊大怒,當即脫手彈壓,成果十幾名參與此事的青年軍官都被處決。

一名傳記作家如許寫道:“當山下受命為第25軍司令官時,‘二二六兵變’以來壓在貳心頭的烏雲也就此消逝了。”

能夠批示如許的軍隊,又是奔赴南邊最大的疆場,冇有哪個陸軍批示官會不感到光榮,山下更是衝動得謹慎臟直打鼓。

新加坡不但是東南亞最首要的計謀要地,同時也是英國在亞洲的權勢意味。日軍陸軍把打下新加坡,與水兵的空襲珍珠港並列,作為開戰揭幕式,並且是最有戲劇性的揭幕式,成敗可擺佈全部戰局。

承平洋戰役讓他有了鹹魚翻生的機遇。1941年11月9日,剛晉升為中將不久的山下被任命為第25軍司令官,賣力打擊馬來西亞、新加坡。

第25軍以第5師團、近衛師團以落第18師團為骨乾編成。這三個師團都是日本陸軍中最為精銳的軍隊,此中第5師團即侵華戰役初期的“板垣師團”,近衛師團乃禦林軍級彆的軍隊。那光陰本陸軍一共隻要三個機器化師團,彆離是第5師團、近衛師團、第48師團,第25軍獨占兩席。除了上述兩個核心兵團外,第18師團也是號稱霸氣外漏的軍隊,曾插手過淞滬會戰,厥後重生長成為凶悍非常的“菊兵團”。

本來參謀本部的確曾打算利用五個師團南下作戰,厥後經會商,減少為四個師團。山下感覺連四個師團都不需求,三個便已充足,多出來的阿誰師團他還給了大本營。

山本比山下大一歲,並且位列大將,不管軍階還是職位,都比山下要高一級,是以山下倉猝說:“不,中間才辛苦呢,你如何樣?”

在兵戈方麵,山下是個利落人,他覺得山本會顧擺佈而言其他,冇想到這位也很利落,因而當即歡暢起來,拍著胸脯讓山本不消擔憂:“我感覺在我登岸前,對方不會提早脫手。我會勝利的!”

當然,要打下新加坡並不是件輕易的事,乃至能夠預感到是陸軍最困難的一次作戰。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