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從未如此熱血:二戰美日太平洋大對決_★日軍豬一樣的發揮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凱波波角在那裡?為了找這麼一個岬角,恒泛博隊一個頭變成了兩個頭。海上波浪又急又高,舟艇上的日本兵一個個都把心提到了嗓子眼。

奈良虧本兒蝕到兩眼通紅。死一百個怕甚麼呢,歸正有此生冇來世的,死也要死在“萬歲突擊”裡。1942年2月8日,他籌辦再度策動進犯,並已將號令下達給各聯隊批示官,但是當天下午,本間俄然打來電話,對他說:“不要打了!”

提心吊膽是對的,不過,對他們威脅最大的還不是浪,而是美軍的魚雷艇。發明這些傢夥在波浪中撲騰來撲騰去,魚雷艇當即建議進犯,日軍的兩艘小艇前後被擊沉。在遭到進犯後,恒泛博隊再也顧不上辯白甚麼凱波波角,忙不迭地挑選了登岸。

古語道,船多不礙港,車多不礙路。可對登岸日軍來講,全不是這麼回事。他們根基上是上幾批死幾批,繼恒泛博隊全軍毀滅後,第二支大隊也在薩馬特防地火線被毀滅。

登岸點上冇有設置防備軍隊,因而恒泛博隊便放心大膽地朝進步發。走著走著,他們碰上了正在巡查的差人隊和水兵大隊。

1942年1月22日晚,第16師團所屬的恒泛博隊乘著舟艇,受命朝西海岸的凱波波角進發。

因為不曉得有這麼一道防地,日軍錯把主防備陣地當作了前哨陣地,一窩蜂地往上麵擁。這下好了,人家正愁你不來呢,構造槍阿誰掃啊。

但是,他們畢竟未能逃過水兵大隊的眼睛。水兵大隊此次冇有從正麵堵,他們學日本人,從背後包抄。1942年2月8日,水兵大隊實施戰術性登岸,把吉岡聯隊逼入了叢林。

目睹得是上天遠、上天近,這個時候底子不成能再想甚麼抄襲防地側翼了。幸虧美菲軍冇有貼身緊追,此處天不收、地不管的,倒也落得歡愉。

第16師團知難而退,再也不敢做虧蝕買賣。師團長命令吉岡聯隊從陸地上撤退,但是在電報聯絡已經間斷的環境下,吉岡聯隊冇法收到號令。

出去時一個個叫著要多殺些人,出去後反被彆人殺得人仰馬翻,真是出外一裡,不如家裡。倖存的日本兵心不足悸,認定衝要破巴丹半島,單憑軍人道和肉彈是絕對行不通的。

從本間到奈良,都不曉得麥克阿瑟在納堤防地以後另有一道更堅毅的防地。麥帥說薩馬特防地固若金湯,並非信口吹噓,這道防地的強韌程度,整整是納堤防地的兩倍。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