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吟誦到前麵,“人有悲歡聚散,月有陰晴圓缺”時,葉藕桐失聲叫道:“本來便是此句……”
內裡依嬋剛纔聽得出神,如中定身法,現在猛地覺醒,一抓拉住琴師,笑道:“珍玥姐,你要去那裡?”
依嬋叫得很大聲,引得屋中很多人側目,此中幾個陪酒的女人顧不上禮節了,紛繁跑出來,圍在珍玥身邊,都搶著要唱。
靜,隻要寂靜。
過未幾久,魚水園方麵來人,端著一盤銀子,亮燦燦的,說是要送給陳三郎的禮節,算是給《水調歌頭》報答。
這一首《水調歌頭》可謂莫大殺器,可穿越時空,經得起無數磨練。再配上珍玥的琴音,結果更佳。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彼蒼……”
但現在,聽了陳三郎的“明月幾時有”,他猛地發明,本身的《水調歌頭》頓時變成了“水泡饅頭”,鬆垮垮,淡出鳥來,底子拿不脫手。
除卻巫山不是雲,不過如是。
葉藕桐代陳三郎收了銀子,不由嗟歎一聲:逛窯子逛得有錢拿,真是人比人,氣死人……(未完待續。。)rt
陳三郎拱一拱手,忽而大踏步走出去。
陳三郎的吟誦,腔調非常壓韻,頓挫頓挫,帶著一股唱的意味在內裡。
曹子俊要不是事前有作品,也不敢出這個題目。
陳三郎的詞,像是天生具有了樂律,直接便可詠唱出來。
葉藕桐久久無語,半餉才道:“道遠公然心有塊壘,葉某愧不如也。”
但是陳三郎隻笑笑,不予迴應。
院落門上,題著“曉妝”二字。擺佈兩邊有聯:春眠不覺曉;秋容何必妝?
陳三郎這一句反問問得葉藕桐啞口無言。
琴師珍玥聽著,情不自禁手指便撚動琴絃,和著樂律,彈奏起來,竟然分外符合,不差分厘。
屬於嵌字聯,含義雋永,又顯才子自傲。
屋中的人,都靜下來,連珍玥也停止操琴,把一敵手壓在琴絃上,恐怕琴聲滋擾到陳三郎思路:
(第半夜完成,求訂閱!感激書友“alvin4933”“珠海阿龍”“我笑貓小”“書友140512173555278”“老羞”的慷慨打賞!)
陳三郎嗬嗬一笑:“不巧,我正有一首《水調歌頭》,你且聽聽……”
眼下陳三郎以一副對子獲得才子喜愛,彆人不免眼熱,內心躍躍欲試,忍不住想要再來應戰。
他想著剛纔陳三郎長於對子,當然得轉換題目情勢。詩詞二者。詩是支流,凡是舉人士子,大家都會,根基功踏實。難以奉迎,故而挑選了詞。並且本身,曹子俊便熱中詞道。很有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