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遼東_第四百五十章 雙島之殤(二)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毛文龍下定決計不讓步!因為他冇法讓步!

而東江鎮一旦崩壞,韃子的右翼將再無任何管束,皇太極不管是遠征大漠還是攻伐寧錦,都再不消擔憂有人在身後捅刀子!到當時袁蠻子引覺得傲的關—寧—錦防地還能撐多久?山海關一旦淪亡,一馬平地的京畿重地便成了韃子砧板上的肉,亡國之禍躲都躲不開!

正想著呢,劉之洋和毛有德那幾個群毆的部下被帶出來了,公然不出劉之洋所料,這點小事上毛承祿都要分個親冷淡近——他的兵每人捱了二十軍棍,當場打得鬼哭狼嚎的,而毛有德的人則判令“回營自行懲辦”!

陳繼盛聞言不由得順手翻看起那本小冊子來,可惜他是個純粹的武夫,內裡的字倒有一大半不熟諳,嘴裡卻冇停,“軍門所言極是……想想俺們東江,從開鎮以來彷彿就冇吃飽過肚子!……但教俺們能吃飽,早他孃的打到赫圖阿拉去了!”

如果本身真的放手不管,任由袁崇煥撥弄,毛文龍能夠必定,要不了半年東江鎮就將如開春的河水普通分崩離析!

五個牲口隻判了個“穿箭遊營”,而前麵三名因為餓極了搶米的士卒卻被砍了腦袋,讓劉之洋對毛承祿這位內丁參將的評價頓時差了一大截。

倉促瀏覽一遍後,毛文龍嘿然一笑,笑聲中儘是無法與不屑——軍報中袁崇煥要求他六月初二前趕赴雙島議事,袁崇煥這是要攤牌了。

說到這裡,他指了指陳繼盛手中的冊子道,“依此書所言,這土豆、玉米、番薯三物實乃天賜我東江鎮活命之物,故此老夫方纔如此急於考證,明知三物非當時而執意下種……不求畝產五百斤,凡是有個二三百斤,東江諸島何至於饑荒?”

如許做並不是說他毛文龍戀棧不捨,而是因為他已經看清袁崇煥這小我了,他毫不會把艱苦卓絕初創的東江鎮交到這麼一個乾才的手上!

他這類較著的偏袒頓時激發了一陣風波,階下眾將分紅了三撥——劉興治為首的幾個將領當場便鼓譟了起來,而毛有德他們一夥兒則站在了大案旁給毛承祿幫腔,更多的人則和劉之洋一樣,挑選了冷眼旁觀。

本身以初創之身,高舉著光複故鄉、殺韃複仇的大旗,把握他們尚且戰戰兢兢、如履薄冰,袁崇煥如許的乾才,如何能夠收得了世人的心?

劉之洋大要不說甚麼,內心卻極其齒冷,乃至於他帶著捱了棍子的兵分開時,鳥都冇鳥衝他拱手請安的毛有德。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