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楚萬勝!曲陽侯萬勝!”
那一戰,秦國人拚了老命,動員了很多老弱病殘上疆場,這才勉強擋住趙國的猖獗守勢。
熊午良笑得跟一朵菊花一樣,將胸脯拍得咚咚響:“趙使放心——本侯明日點兵!旬日以內,便可出兵!”
楚國朝野高低,已經是一片歡娛——在他們心目中,隻要曲陽侯出戰,定然便是大勝!
看來,趙國人是做足了工夫——送來的都是好東西!
咳咳!
至於批示戰役,則一向都是站在他邊上的長公子趙章來發揮——傳令兵和各路校尉裡出外進,非常熱烈。
兩萬步騎排著嚴整的打擊陣型,順著國道一起向東,毫無埋冇行跡的意義……
當然,熊午良也不嫌棄!
攻滅越國!報仇!報仇!
在楚國攝政的曲陽侯親身統兵!麾下大將芍虎、格速宜作為副將!幕僚召滑隨行!
好好好。
一萬曲陽新軍、一萬驍騎軍——這兩萬頂尖的精銳,獲得主君曲陽侯的號令,敏捷拔營東進!
這一座本來不起眼的關隘,在各種機遇偶合之下,現在彷彿成了趙軍猛攻的關頭節點——趙雍顧不上自恃身份了,親臨疆場開端微操。
白起一邊兵戈,一邊時不時地感受心機憋屈——
隻要趙雍這個活生生的趙國偶像站在這裡,趙軍便能闡揚出十成十的戰力!
趙國人是真講究啊!
戰旗如林,軍鼓如雷……精乾的趙軍騎士來往穿越,手中的胡弓明滅,將箭矢拋射向劈麵的城頭之上。
將這些破銅爛鐵清算清算,回爐重造,也都是上佳的銅料、鐵料!
至於屈原、樂毅等人,則留在郢都穩定朝局。
想來想去,都怪阿誰該死的熊午良!
自打平王東遷以來(進入戰國期間),各國之間構成聯軍共同作戰的次數,數不堪數。
“為先王複仇!”
唯獨那一萬套從秦國人手中緝獲的軍器,質量實在是良莠不齊——按事理來講,秦國的製式兵器實在打造得非常精美,就算比不上曲陽新軍和驍騎軍的百鍊鐵劍、百鍊短戟,也必定比其他國度的製式兵器要強很多。
此人不死,我不得安!
本來另有那麼一絲擔憂熊午良不認賬……看這位君侯的態度,還是很講究信譽的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