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風雲之秦時雨_九十七、浪子回頭金不換,趙高立誓報父仇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

見趙丹略有遊移,趙玉又進言道:"平原君久居邯鄲,與代北諸將並不熟諳,值此國難用兵之時,怕有所停滯。李牧代君父統軍已有光陰,防備匈奴並無差池,且多有功勞。臨陣換將曆為兵家大忌,還望王兄考慮。"

想及這些舊事,趙高不由恨海淘天,淚雨滂湃。

趙丹沉吟半晌,緩緩點頭道:"嗯,上卿及王妹所言,吾己知矣。過幾日,寡人會收羅相國和大將軍等重臣定見,如無反對,等代北諸軍南下邯鄲,吾會拜李牧為上大夫,任其為下軍將,掌控北軍。"

???????????????????????????????????

虞信凝睇著趙姬遠去的身影,輕聲自語:"本屬是非人,哪無是非事?想要躲開嘛?難啊。"

四人身著孝服,在家臣指導之下進入宗祠,趙高兄妹雙手捧著平陽君父子牌位跪倒在先人祭台之前,趙姬與孟氏跪於兩人身後。平陽趙氏扶養的幾名家祭巫師上前接過趙豹父子牌位,放上祭台,並在其神位前,各撲滅一盞油燈。趙姬四人望著祭台上新增的兩塊神牌,哀思失聲。接著,在巫師的指引下,焚香叩首,走完了靈牌安設諸多禮節,便又去到祭台左邊跪坐守靈,等候得知動靜的親朋前來拜祭。

孟氏攬過趙柔,輕拂女兒長髮,含笑說道:"好,好,都是孃的好孩子。"

虞信與趙姫心知趙丹自長平之敗後便謹慎非常,也不在勸,一齊辭職。

趙高聞言,向趙姬揖手說道:"謝姑母教誨。趙高當以先祖趙武為鑒,興家邦,滅仇敵。"

趙柔也於一旁收淚說道:"柔兒恨為女兒身,不敢說能幫兄長些甚麼。但父祖之仇,我定會長記於心。"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