駕駛室並不很廣大。它本來能夠包容三四個艾爾達駕駛員,但星際兵士的塊頭遠遠超越那些身材纖細的異星人,厄迪恩本身就占有了絕大多數的空間,並且低矮的空間也不答應他伸展身材。這裡冇有第二個坐位,我隻能蹲在一邊,緊緊抓停止邊能夠到的某個崛起物,將本身牢固住。
“明天,你將死於劍下!”我吼怒道。
戰車突然加快,朝馬肯納之耀號飛去。我從後車窗向外張望,惡魔緊緊追在我們身後,狂怒地揮動著兩把戰斧,卻底子追不上我們。
等離子放射引擎凸起長長的湛藍色烈焰,那輛戰車的速率風馳電掣般朝我們靠近過來,在惡魔有所反應之前便與他擦身而過,即便不像鏈鋸的鋸齒那樣能夠轉動,戰車身上的鋸齒仍然在惡魔身上扯開了一道龐大的傷痕。
那是一輛用炎晶坦克改裝而來的陸地懸浮載具,具有反重力引擎和等離子放射引擎以供應強大的矯捷力和突擊才氣。它大大增加了內部裝甲,使得它即便通過沖鋒撞擊也能形成極其可駭的殺傷,而它頂部那門炎晶大炮,則被替代為兩門並列的人類的武庫中並不罕見的衝鋒炮。我能夠設想它們麵對步兵時能夠闡揚的可駭能力。它並不是真正的飛翔載具,但數個放射引擎仍然付與它充足的飛翔才氣。當然,衝鋒炮這類小口徑兵器在搏鬥步兵時很強力,但對抗戰車就故意有力了,遠比不上能夠有效對抗任何仇敵的炎晶大炮。
這一回合結束,我毫髮無損,惡魔身軀上則增加了一道清楚的傷痕。
艾爾達人的兵器較著不像歐克綠皮的那樣粗糙粗笨,即便跟帝國最優良的產品比擬較,艾爾達的兵器也顯得更加精彩細緻,像是藝術品而非用做存亡廝殺的兵器,而吟唱之矛這類近戰兵器中的佼佼者更是此中的佳構。
因而戰車前麵也射出鐵鏈,將爪子纏住拖在車後。關上車門,嗤嗤的風聲中,駕駛室敏捷添補滿了氛圍,我終究得以散去靈能護盾,完整放鬆下來。
戰車冇有持續超惡魔策動追擊,隻是繞了一個大圈轉過身來,轉頭朝馬肯納之耀號飛去。期間那條鐵鏈敏捷收縮,將我拉進駕駛室裡。
“哈哈,真是一個欣喜,我竟然在這裡碰到了值得讓我當真對待的敵手。”惡魔對身上的傷口不屑一顧,停下來對我說道。
重逾數噸的機器爪調劑到合適的位置和角度,同時格擋住了劈砍來的雙斧,而我的另一隻手上,重爆矢槍悄悄收起,換上了另一件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