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黃河岸邊事_第五章 董佃遠大戰風陵渡,董乃廣比武定姻緣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他帶領百十個弟兄,在周邊開荒種地,也能餬口自足。偶然也在風陵渡口做點無本小買賣,不過那都是些小本販子,一下唬丟下東西銀子就跑,伴計們做的很順手。前幾天伴計們探知來了一批大船,這買賣大啦,以是劉一虎才親身下山,想做這個大買賣。他手提大砍刀,叫伴計們截住頭船,一張口就要一萬兩銀子,不然彆想疇昔。他那裡曉得今回碰上硬茬啦。董佃遠久經大敵,曾跟從過康熙大帝才混了個六品保護,加上輕功極高,人送外號“草上飛”,右手使一口大刀,左手使柺子鐮,在都城也是馳名之人。

明天如上老豪傑董佃遠女兒訂了婚,也曉得了董采荷大哥現在在濟南生長,也罷,明天就跟著老豪傑坐船一齊走吧,歸正我這一輩子也冇有甚麼牽掛的啦。

一看劉一虎這架式,即不象兵也象慣寇。在頭船上兩腳悄悄一點,跳登陸來,擺個架式,籌辦迎站再說。劉一虎也不含混,舉刀就砍,董佃遠倉猝接招,兩人你來我往,在黃河渡口上打了起來。

第二天,劉一虎在山上重擺大席,為的是給女兒訂婚,把各船的梢公也全叫上山來,再加上山上的頭領,一齊座了二十多席。董佃遠年齡大,又是證婚人,坐了首席,劉一虎陪著,大師吃喝起來。大師不能光喝酒,明天是訂婚酒菜,大師主動湊了喜慶禮銀,董乃廣和劉蜜斯給大師一一鞠躬見禮報答,大師都說真是天生的一對。

劉一虎一看,那裡也不去啦,就占此地吧。此山名叫桃花山,隻要一條道能夠上去,山上有座山神廟不知甚麼朝代修的,範圍很大,日久失修,無人辦理,劉一虎一看太好啦,山上有的是木料,本身脫手補綴,能住人就行。一夥人住了下來。劉一虎一盤點財寶有幾十萬兩,按排人在廟裡挖了個大坑,棚起來,把財寶全數放進地下室,然後按排一夥人趕著大車到集市上買來油、鹽、米麪、種子一應出產、餬口器具,安設下來開荒種地,一晃就是十多年,到也過的承平無事。

董佃遠說,我這個門徒實在是我家侄,也20多歲,人很實在,一個心眼,家庭也很好。我看我保個媒,你們爺倆也彆在這裡住了,跟著船一塊走,我們正缺你如許的武功之人。到甘肅交貨後,我們再一起到濟南府,讓你和我大哥董采荷見麵,一快乾得啦,你看如何?劉一虎一聽,天下之大,竟有如此巧的事,真是緣分,忙說:“中、中、中”。

劉一虎一看,完了,從速把刀一丟,跑過來衝董佃遠雙腿跪倒,叩首告饒。董佃遠心腸軟,一看人家認罪也就算啦,讓門徒董乃廣把劉蜜斯放了,劉蜜斯滿臉通紅,不知說甚麼好,也來到董佃遠跟前,深深一福。這時劉一虎說:“老豪傑,你不能走。離此不遠就是我的盜窟,你們吃了飯歇息一天再走不遲。”董佃遠一看,人家至心相留,也不客氣,叫了船長代洪勝當家的一起,叮嚀船隊泊岸用飯,歇息一天再走。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