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陽儘力按捺住決堤的淚水,啞聲輕喚道:“孃親,對不起,這些年讓你擔憂了。”
好久冇被人如此庇護了,平陽手撐在秋月的肩上穩住身形,淚花在眼眶裡打轉,經曆宿世的一番磨難後,秋月現在的嘮叨聽來都是那麼的親熱。或許上一世隻要秋月纔是她身邊獨一可托的人,之前她很不喜秋月的三藏經,常常總會找各種來由打斷。每次這丫頭也隻是瞪瞪眼,然後黯然地乖乖閉嘴去做彆的事情。她死今後,秋月在信王府冇待多久,便被劉蘭芝打發了去替她守墳了。再來某一日夜裡好好的,那草廬莫名起了火,將統統燒得乾清乾淨。
聞言,秋月不滿地嘟了嘟嘴,蹲身福了福,終還是抱怨了出來:“公主說的奴婢好似長舌婦,嗚,放心,奴婢曉得。隻說與公主聽,其他誰也不奉告。再說,我奉告外人做甚麼。就算是蘭芝姐,奴婢也不會多嘴。”說著,放下四周的紗幔,洗淨了手翻開藥箱拿出紗布,藥瓶擺滿了大半個榻案。
公然不到三盞茶的工夫,隻聽到內裡一陣暴躁狼籍的腳步聲,不等宮婢傳喚,顧良妃便吃緊掀簾進了閣房,出去火線才駐腳驚覺魯莽了。雖心急平陽的傷勢,但曉得自從吳皇後仙逝而去,這孩子便與本身生了間隙。吳皇後隻生了平陽這麼個嫡女,後便因體質綿弱再無所出。而她運氣好,自陛下為太子時便奉養擺佈,早誕下二皇子、後又接踵生下四皇女與七皇子。
秋月一輩子任勞任怨,為人誠懇忠心雖嘮叨卻從不嚼舌,為了她不吝捨棄可離宮嫁人的機遇。她卻以為這統統是理所當然的,一點也不珍惜。將個明珠當爛石,把隻豺狼當好友。她何其的眼拙!
吳妹入宮後因脾氣和順賢能,甚得陛下的歡樂。雖也算萬千榮寵於一身,可卻一向未誕下嫡傳皇嗣,而使陛下日漸心灰將寵嬖重視漸漸挪與彆人身上。後宮本就殘暴,一朝得寵可謂步步難行,吳妹終冇熬多久去了。都怪她呀,還好平陽是嫡出公主,陛下愛屋及烏礙於對吳妹的慚愧,這些年對平陽倒是不薄。可……外人的閒言碎語終令這孩子信賴,她母親得寵與她乾係甚大,這幾年縱是想體貼這孩子,也不知從何動手。日子一晃,眼看這孩子已近豆蔻之年,卻仍孩兒心性,寧肯側重於個外臣侍女,卻如何也不肯信賴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