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回大宋_第四十八章 黃遠的誌向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同為大宋甲士,同為大宋朝廷效力,那些流派之見,向來便是被黃遠所鄙棄的。

“黃兄高義,我文天祥敬佩不已。”文天祥還是不斷念,再次勸道:“隻是光複河北,擯除韃子,光複中原,也不是非得在襄陽不成吧?以黃兄之才,若到一個更廣漠的空間裡,或許能闡揚更大的感化呢?“

文天祥笑道:“襄陽城乃是我大宋北方的流派,你們便是不說,我也會奏請官家,撥下賦稅軍資給襄陽城,加強襄陽城的防備。更何況我剛纔都承諾幾位了。你們放心,我這幾日便給官家遞奏章上去,要求朝廷撥款給襄陽,加強防備。”

文天祥也不在乎,畢竟,本身現在成了他們的頂頭下屬,他們心中多少有些顧忌。今後相處得久了,曉得了本身的性子,漸漸便好了!

“文大人不必多說,我曉得文大人想拉我黃遠到臨安做事。但我黃遠為甚麼去襄陽啊?還不是為了幫大宋守住這北方的流派,讓蒙古韃子不得南下,讓天下百姓不致生靈屠炭!朝廷軍費不濟,我經商所得,都用在了襄陽城防之上。襄陽城的軍費開支,朝廷出了八成,我出了二成。如果我分開襄陽,萬一襄陽失守,我有何臉孔去見列祖列宗啊!“

“我黃遠十幾歲時,便隨船下南洋,去了很多國度,如占城國、真臘國、賓瞳龍國、登留眉國、蒲甘國、三佛齊國、單馬令國、淩牙斯加國、佛羅安國……”

文天祥正待回話,牛富在一旁插嘴道:“文大人有所不知。這黃家本來是河北的豪紳,厥後河北遭金軍攻占,黃家很多人都慘遭毒手。剩下的人隨宋室南下,定居泉州,以經商為業,堆集了萬貫家財。雖成為販子,卻不敢忘本,黃氏祖宗遺訓:今後黃氏子孫皆須得以光複河北為誌,將韃子擯除出中原。而後無數年間,黃氏子孫都服膺先祖遺訓,凡是我大宋出兵光複故鄉,黃家必然大力互助。端平入洛,黃家耗掉了大半家財。幸虧黃氏多年經商,運營有方,厥後又漸漸規複了元氣。直至前幾年朝廷光複襄陽,黃家再次傾囊互助。襄陽重築雄城,開屯田,移軍戶以後,黃兄便舉家遷徙到襄陽。一則以本身的經商才調,助襄陽守軍處理一些賦稅軍資之事;二則也是為了守住襄陽城,為將來向河北打擊,光複中原,屯集物質。“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