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加首要的是,本身一介降將,連羅征的麵都冇見,就能鎮守弘農數月。
這無關信賴與否,連徐晃的麵都冇見過呢,就將保衛關中流派的重擔相托,再賢明的君主也不會冒這個險,畢竟徐晃一小我也代表不了八千河東兵。
賈詡苦笑搖了點頭,亦回了一禮,主公這個打趣可開大了。
給如許的主公賣力,就算死也值了。
徐晃出身貧寒,從戎十餘年,深知戰役的慘酷和兵士的難處。
羅征帶著一眾文武回到官邸,當即設席為徐晃拂塵。
這也就是身為主君必必要具有的一個首要才氣。知人善任。
每月還能定時領到軍餉,固然全都折成了糧食發放,但這年初,糧比金子貴,並且量還很多,冇有人會嫌棄,每月二石糧,贍養家小是綽綽不足了。
河東地理位置非常首要,隻要讓高順守著,羅征才氣睡的安穩。
張遼智勇兼備,早在呂布麾下時,就曾看破羅征和賈詡的奸計,投入羅征帳下後非論是安定張掖、酒泉、敦煌三郡,還是此前率軍奇襲安邑,都揭示出過硬的軍事才氣,有獨擋一麵的大將之才,如許的人若不重用,隻能申明羅征有眼無珠。
羅征揉了一陣眉心,才問徐晃,“本將軍雖安定了關中,但函穀關卻為李傕所占,關中就有若不設防的羊圈,隨時都要麵對李傕麾下西涼亂軍的劫奪和襲擾。本將軍又不想和李傕全麵開戰,和文和商討過後,決定在函穀關內複興一座雄關,覺得關中東部分戶,公明久在河東,又鎮守弘農數月,想必對弘農的實際環境比較體味,可知何地置關為上?”
如許的軍規,既讓河東兵難以接管,又感覺西涼兵實在命太好了。
固然這類比較昌大的大禮太費事,羅征也不大在乎,平時能免就都免了。
羅征能如此大量,徐晃冇有來由不心胸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