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婢亦步亦趨地跟在她身後,聽了她這話,夙英謹慎提示道:“女君,您曾言要親身送回的。”
瀞翠的話雖是輕描淡寫,卻也符合事理。如此,周如水亦是心頭一鬆,放下了心中的疑慮,緩緩點了點頭。想著,她碎步往窗邊走了幾步,極清澈的雙眸眺著外頭,廣袖底的小手握在一處,端倪微斂著,半晌,又低聲地叮嚀道:“阿英,你將這帖子收好,改明兒送去謝府罷。”
寺人灃也有些把不準公子沐笙與周天驕對劉崢的態度,不好刁難過分,卻也不肯放過。便對劉崢道:“這會子想出宮了?晚了!想走是麼?今個雜家就給你個機遇,你如果能把雜家逗笑了,雜家便放你走。”說著,又苛求他道:“雜家隻準你說一個字!”
“春江欲入戶,雨勢來不已。
那知是寒食,但見烏銜紙。
何殊病少年,病開端已白。”
王玉溪是多麼人,隻一言,他便明白了過來,笑了笑,通透道:“下月魏使來朝,是為和親?”
臥聞海棠花,泥汙燕支雪。
她想著,他能與她直言以對已是可貴,雖能夠也是隱著事的,但她知,隻如果他說出口的話,便全都是真的。如此,周如水也抒了口氣,更是放心腸輕道:“留園這事也是兄長許了的。一來是為替我自個出口氣,打壓打壓那膽小妄為的劉崢。二來,是為了……”她頓了頓,才紅著耳根持續道:“是為了壞自個的名聲。”
“小公主尚未及笄,卻也避嫌?”
這話實是不雅,寺人灃肝火陡升,忙是斥道:“你是何意?竟敢唾罵雜家?”他已籌辦好了,如果劉崢再有半句獲咎他的話,他便直接將劉崢壓下先處了私刑再說。
“捎帶入宮時,內侍局都查驗過了,隻是普通的精鹽無錯。”
公然,看著一盒子從梧州送來的葛根粉,公子沐笙也是感慨非常。可再見盒中放著的另一個天青色小瓷瓶,公子沐笙又是一挑眉,驚奇地凝向身側的中年文士,問道:“那也是錢閭送來的?裡頭裝著甚?”
劉崢是個很會瞧眼色的,瞧著寺人灃是真的笑了,便趕快趁著這個空檔又朝寺人灃施了一禮,緊接著,便自袖中取出了《寒食帖》雙手呈上,道這《寒食帖》是千歲要的,煩請寺人灃轉交給瀞翠。
可現在再看,先是那句“何殊病少年,病開端已白。”再到那句“君門深九重,宅兆在萬裡。也擬哭途窮,死灰吹不起。”便叫周如水心下戚然了。隻一瞬,周如水就似被北風颳過打了霜的茄子,幾分提不上勁來。她悄悄地,悶聲隧道:“阿翠,你伸謝石頭急著要這帖子,是因謝姬問他討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