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三爺跟趙三太太是老太太的侄子侄媳婦,趙家能挑出來適齡未婚的,也隻要趙士謙一個,旁的要麼是另有籌算,要麼就是已經跟本地的訂下婚事,接了老太太的信,從速把三太太叫過來,問明白這親可情願結,三太太哪有不肯的,立時辦理了東西,帶著兒子一道來了金陵。
這是為著見趙家人,葉氏特地著人做了送過來的,兩個年小時立在一處,還看不出彆離來,倒似一母同胞的姐妹,回回見客,還當是一對兒雙生,除了襖子上的斑紋分歧,也冇甚大的不同。
趙家人是靠著水發財起來的,水生財到她們家是實打實的,有了錢先吃再穿,到了第三輩兒讀書送學,冇成想還是個出息的,謀了個小官位,一步步往上做,幾代下來也有了氣候。
這一回宋老太太寫信歸去,彆個都不成,隻要三房正合適,趙三太太內心頭樂開了花,大兒子且還罷了,二兒子讀書是不成了,如果娶了宋家女,今後說不得就能謀個官位,也不再指著那兩口水井的錢過日子了。
趙三太太生得富態,一張圓盤臉,飽滿的耳垂上頭一邊掛著一隻金燈籠墜子,張口就是一嘴的京電影,刮拉爽利,一長串說出來,伸手就擼下左手右手兩隻金鐲子,一隻給了餘容一隻給了澤芝,又拉了葉氏手:“表弟婦婦是個有福分的,後代雙全呢,哪像我,隻要三個臭小子,上房揭瓦下河摸魚,不冇他們冇闖過的禍。”
趙三太太一打眼兒瞧見兩位女人,再一看一個高一個低,高的那些年長些,便是這一個要說婚事,眼兒一掃內心先點了頭。
甫一見著葉氏,先鬆一口氣,趙三太太一家子都是北邊人,生來帶著脆爽敏捷,一看葉氏就曉得,如果端莊教養出來女人必定不差,此時聞聲人來了,一手托了茶盅,藉著吃茶,往門邊看疇昔。
玉絮一聽就笑起來,掩了口道:“公然是白日不說人,才磕牙就來了,你從速去罷,也彆叫他久等了。”
話音才落,就有門上的小丫頭子出去傳話:“石桂姐姐可在,她同親來找她。”
澤芝心知麵前這一名說不準就是姐姐將來的婆母了,更加要把餘容顯出來,也跟著一矮身行了禮,眼兒都不抬起來,叫了一聲舅伯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