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騰飛講曆史_第一節中國古代政治製度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漢朝政治軌製有兩大特性:

然後,朝廷公佈了附益之法,不準諸侯王招結來賓,限定諸侯王活動,諸侯王隻能享用衣、食、租、稅,不得參與政事。王國的丞相由中心任命,與郡守同級,首要任務是賣力監督諸侯王。以是,諸侯王實際上挺慘的。到了明朝,諸侯王冇有聖旨不準進京,諸侯王如果冇聖旨而進京的話,就是大逆不道。潞簡王的媽死了,想歸去奔喪,其天子哥哥明神宗分歧意,就不讓他去,他就冇轍。清朝王爺冇奉聖旨不準出京,都在北京圈著。一輩子離不開北都城,想上雲南旅遊去,門兒也冇有,你到那兒造反如何辦?身為親王,看著高貴非常,實際上跟下獄冇啥辨彆,膽戰心驚。

就像淳於越所說:陛下有海內,而後輩為匹夫。這可不可!以是劉邦搞分封,分封同姓為王,同姓就是天子的叔、伯、兄、弟、子、侄,姨夫、孃舅、妹夫不可,這些是外姓。兄、弟、子、侄、叔、伯,跟咱一筆寫不出兩個“劉”字來,是以劉肥被封到山東做齊王,劉長被封為淮南王,兄、弟、子、侄都分封了出去。

漢朝的軌製根基上跟秦朝一樣,但有增減的處所,比如刺史軌製,不過這個知識點課本編出來以後就冇考過。

漢朝搞分封就王、侯這麼兩級,王國實際上對中心集權構成了很大威脅。如果天子姓劉,我姓張,我要代替天子做天子,我就是造反,天下人都分歧意,我內心就打鼓。如果天子姓劉,我也姓劉,論輩分我還是叔,我能不想當皇上嗎?我哥死了輪到我了,憑甚麼你小孩子乾?天底下人無所謂,人家劉家兵戈關你甚麼事兒,誰當皇上我不是在家該乾甚麼就乾甚麼啊?以是這些同姓王,實際上對厥後的中心集權構成的威脅才更大。

當代中國政治軌製的核心,就是加強天子獨裁的中心集權,死力減弱宗室、處所和宰相的權力。

(一)漢承秦製,有所損益

接著,皇上就要下刀子了,藉口祭奠先人時諸王交來的黃金成色不純,酌金奪爵。祭奠先人應當交24K的黃金,你們交的是22K的,如許一百多個貴爵的爵位就被撤了。你對祖宗都不恭敬,還配當貴爵嗎?諸王底子有力抵擋,因為已經分得那麼小了,冇有才氣抵擋了,一百多個貴爵被奪爵,剩下的都是乖寶寶。

劉邦活著的時候冇甚麼,劉邦死了就費事了。厥後發作了吳楚七國之亂,吳王劉濞論輩分是漢景帝的叔叔。他為甚麼造反?就是你漢景帝憑甚麼當皇上?該輪到我了!漢景帝費了很大的力量才把七國之亂安定。當然,七國軍隊固然多,但多數是烏合之眾,不如朝廷的正規軍,一下子就被剿除了。但這個兵變是靠武力手腕彈壓下去的,不能從底子上處理題目。以是到了漢景帝的兒子漢武帝在位時,就公佈了推恩令。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