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末之奪明江山_第23章 烽火再起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這位大漢是誰?他就是濠州城第一鐵匠王大錘,這王大錘家祖祖輩輩都是以打鐵為生,那打造鐵器的本領自不消提。

世居濠州的王鐵匠要搬場,的確是天方夜譚,頓時就有鄰居上來扣問,“大錘啊,你這是乾嗎去,好好地鐵匠鋪子不開了?”

鄧愈眼看泗州城人才湧動,心頭頓時樂開了花。

“李大爺,俺這鋪子不開了,去泗州城當官去,你不曉得吧,泗州城的鄧大帥下了招賢榜,隻要有一技之長的,都能當官勒!”

不過鄧愈也不會等閒放著這幫讀書人分開,城池辦理的職位冇了,軍中傳授士卒讀書識字的教習職位卻有大把。

鄧銘粗心之下中了張士義的埋伏,不但全軍淹冇,丟了盱眙城,還被張士義殺的命懸一線,幸虧親兵捨命相救,才逃過一劫。

濠州城鬨成這個模樣,淮南城其他處所也便可想而知了,一批批‘才子’匠人成群結隊地往泗州城進發,一時候,泗州城竟然成了香餑餑。

‘才子們’那裡曉得鄧愈的心機,那些住在招賢館的可不是普淺顯通的農夫,那可都是有真材實料的農學家,對農作物培養和水溝扶植,都有著獨到的觀點。

張士誠的使者死裡逃生,本應當光榮,可他卻將鄧銘恨到了頂點,回到高郵後,一麵向張士誠誇大他在盱眙城遭到的欺侮,一麵歪曲鄧愈瞧不起張士誠,不屑於和張士誠為伍。

那些誇誇其談的‘士子們’還能對付下,可那些鐵匠、木工、販子可都是大大的人才,鄧愈下了死號令,但有技藝不凡的,都要立即記實在冊,就是送走了所謂的‘文人才子’,也不能蕭瑟了這些匠人、大商。

這使者一來,便趾高氣揚地吹噓張士誠權勢財大氣粗,擁兵數十萬,現在,張士誠看在鄧愈有些許薄名的份上,情願采取他的投奔,而鄧愈要想成為大周(張士誠建立的權勢)權勢的一員,還需親身前去高郵覲見張士誠。

現在鄧愈下發的招賢榜文,隻要有才氣的,就能來招聘當官,這便為淺顯百姓和落魄世子開了一扇窗。

鐵匠能當官?你忽悠鬼呢!傳聞過母豬飛上天的,還冇傳聞過鐵匠能當官的。

如果鐵匠要去當官還能說得疇昔,可這裁縫、農夫去乾嗎?莫非鄧大帥還能讓裁縫、農夫當官不成?

稍稍平複表情後,鄧愈麵色冰寒地對親衛叮嚀道:“速速傳眾文武來見!”。

自招賢榜公佈後的一月內,一群群人湧入泗州城,招賢館更是人滿為患,泗州城裡裝不下了,就隻好往盱眙城送。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