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太子心中卻儘是迷惑與不解。特彆是先前被元帝質疑與冷斥,緊接著又聽到他的誇獎之聲,這類突如其來的態度竄改,讓太子感到非常奇特,總感覺此中透著幾分不實在。
太子悄悄嗬了一聲,臉上帶著幾分不覺得然的笑意,“能有何說?不過是感覺本宮此番返來過於短促罷了。這等言語,本宮又不是那斤斤計算的明王,即便入耳,也不會往內心去的。”
太子見元帝的情感稍有和緩,心中暗自鬆了一口氣,輕聲道:“父皇,關於那第一波刺客,已然招認,兒臣已將其押送至都城,等待發落。至於第二波刺客,雖未當場擒獲,但兒臣猜測,二者應屬同一夥人。”
宮女聞言,目光閃動,似是在測度皇後的情意,輕聲問道:“那娘孃的意義是,我們還需派人持續清查他們的下落嗎?”
俄然間,她話鋒一轉。
元帝悄悄嗬了一聲,目光變得通俗而悠遠,似是在回想著甚麼。
太子心頭一緊,知元帝此言含有諷刺之意,卻不敢有涓滴回嘴,隻得恭敬地立於一旁,靜候下文。
言罷,元帝緩緩站起家,望向那遙不成及的遠方。
“再等幾日吧,”他緩緩開口,聲音中帶著一絲不易發覺的沉重,“魏暮舟此番帶出去的龍曄衛,亦是朕經心培養多年的精銳,朕不信他們會全軍淹冇。這些,可都是朕的心血啊,如果真冇了,朕這天子之位,怕也是坐不穩了。”
劉公公一聽這話,趕緊躬身道:“陛下言重了,這北原國,永久都是陛下的江山,無人能夠撼動。”
元帝擺了擺手,“不必了,關於那些刺客,可有活口留下?”
一旁的劉公公,望著元帝那舒展的眉頭,心中不由得出現一陣憂愁,輕聲安慰道。
一向在養心殿外悄悄等待的太子謀士,見太子身影終究呈現在視野當中,趕緊迎了上去,抬高聲音問道:“殿下,陛下可有對您說些甚麼?”
“朕曉得,此事或許並非你的錯誤,但朕但願你能明辨是非,分清輕重緩急。此次五安之行,朕應允你的誇獎,自會如數賜賚。你無需急於一時,返來向朕誇耀你的功勞。”
元帝聽罷,嘴角出現一抹淡淡的笑意,讚道:“此事措置得不錯,身為太子,理應心繫百姓,多為民生著想。朕信賴,你此番五安之行,定能有所收成,對你今後管理國度大有裨益。”
謀士神采凝重,點頭答允,“殿下放心,部屬定會事無大小,一一辦理安妥,確保萬無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