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世蓉華_第12章 書到用時方恨少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此次徐蓉做了幾缸實驗。一缸泡的是竹屑,一缸泡的是切小的竹片——她印象中看過一個竹漿衛生紙告白,片中呈現的是洋火盒大小的竹片。另一缸,泡的是手臂長的大塊竹條。

“會不會是時候泡短了?”當時竹屑撈出來另有些硬,徐蓉就上鍋蒸。

接下來幾日,徐蓉嘗試用竹屑造紙。

“臟東西,非常藐小的臟東西。這紙是用來擦屁股的,有細菌對身材不好。”

……

“按他們家要求?另有這類說法?”

這點上就表現出抄紙技術,分歧人拿捏不一樣。

“用石灰水浸泡,你感覺如何樣?”徐蓉用她獨一的知識,想破腦袋想到個有殺菌感化的東西——石灰。

“對,每家要的紙不一樣。當初與誰家說好,就賣給誰家。”

現在的徐蓉,有點劉氏那味兒了——能省則省,節儉至上。

少華冇有言語。這個代價較客歲少了兩文錢,現在紙戶越來越多,紙商收賣價也在往降落。照此下去,今後造紙越來越賺不到錢。

喜好餘世蓉華請大師保藏:餘世蓉華小說網更新速率全網最快。

“對,但有的家主如果收四錢紙、六錢紙。”

“刀數是對,但你這做得也太厚了。”店老闆皺眉,然後道:“我還是隻能按四十三給你。”

“我就說竹紙太脆。”少華對呈現這類成果並不料外。

他固然不睬解細菌是甚麼,不過田裡莊稼如果有莫名病害,他們會在田裡撒草木灰。

“錢”是重量單位,一錢約莫即是五克。二錢就是十克。一張紙有十克重,同時又要合適必然長寬尺寸,由此便得出一張紙的重量和麪積。

“一百四十刀,刀數是對的。”賣紙的紙戶道。

徐蓉和少華挑了個不趕集的日子(趕集那天人太多),一人一揹簍,步行四十裡去縣城賣紙。

此時她很悔怨當年上學時冇有好好學習,現在她最需求的是化學知識,但是“化學”她向來冇有合格過。

“我們本地冇有石灰。”少華道:“你如何會想到用石灰?”

徐蓉轉頭悄聲對少華道:“才四十三。”她聽懂了四十三是一刀紙的代價。那人跟他們一樣,有一擔多紙,剩下的零散刀數按四十三算。

“殺菌嘛,泡那麼長時候,細菌必然很多。”

用當代紙舉例。用過A4紙的人都曉得,A4是一種尺寸,一樣都是A4紙,規格有70克、80克,乃至100多克 、200克。分歧厚薄的紙有分歧用處。(重視,這裡說的是規格。70克、80克這些數字,是指每平方米重量。一張70克的A4紙可冇有一平方米。)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