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最美的自己_可憐身是:眼中人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王國維生於清光緒三年(1877年),他的平生有些傳奇,但並不是甚麼斑斕的傳奇。四歲喪母又體弱多病,自小他對人生便不悲觀。生於舊期間的王國維是個天賦,好學不倦,十六歲考上秀才,二十―歲在上海報社當校訂,以―首《讀史詩》獲得學者羅振玉的賞識。不久他在亦師亦友的羅振玉幫助下赴日留學,讀的是東京物理黌舍。因病返國後的他愛上哲學,更沉迷於叔本華的悲觀主義,但跟統統想從哲學尋覓人生出口的人一樣,苦讀之下,不但冇有體味人生,反而墮入更煩瑣的苦悶。他發明本身想當哲學家則太感性,想當墨客則太理性。本身寫了近百首詞以後轉往文學研討投注心力,寫了《紅樓夢研討》、《人間詞話》等作品。

王國維平生恨多樂少,但寫《人間詞話》時,他應是歡愉的,看他字裡行間多麼意氣風發,敏感如你,應能不時會心一笑。

但是,遺憾的是,現在到書店卻找不到幾本跟古文學有關的書。

如果之前也有脫銷書排行榜的話,《人間詞話》,有很長一段時候長居排行榜上呢!在《未央歌》的阿誰大期間裡,如果你說你喜好古典文學,卻冇念過《人間詞話》,鐵定會笑掉人家大牙。(而現在能夠連《未央歌》都快成了“古典文學”……)我為了一點私心、一點點偏疼,不忍心讓《人間詞話》在茫茫書海中如失行孤雁,江湖寥落,無家可歸,以是,我重新用口語文將它簡述了一遍,但願也有人能夠從中體味詞的意境和古典文學的美感。

再來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蕉萃”。

這然不是―本談“作文技能”的書,但對於“如何把文章寫得有氣勢”,看完《人間詞話》,也可覺得你增加七年功力。這是我說的,信不信由你。

最後是“眾裡尋他千百度,驀地回顧,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在王國維統統的作品中,《人間詞話》無疑是最大眾也最首要的一部,它是詞論,也是美好的文學作品。臨時非論你讚不同意他的觀點,讀《人間詞話》,起碼能夠熟諳曆代詞人的佳句精華。他那高雅的文辭,帶領我們漸漸走進一座斑斕豐富的詞的博物館。

第二次讀《人間詞話》時,我已經在念台大中研所了,法律係畢業直接上中文研討所的我,怕本身“血緣不純”被同窗嘲笑,每日在台大文學院圖書館中坐困書城,少年時感覺難明的白話文,在此時已能行雲流水地敏捷翻閱。我發明本身對詩詞的根基熟諳大多來自《人間詞話》。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