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陛下分憂乃臣之本分,戔戔勞苦,可擋不住陛下天威駕臨!”李承作揖道。
一旁的司馬和被李承這麼一說,一時有些語塞,當即不再對峙,不再表態退回座中。
“好了,禦史大夫與內史兩處公事就權勞丞相臨時延攬,李卿明日便出發南下。朕也乏了,諸卿且退下吧!”見吳王一事都安排安妥了,薑意便起家逐客了。
這個罪議,就連比來一次召開,至今也有百八十年了。很多人隻傳聞過,冇參與過啊,更有好幾個如楊安這類底層爬起來的連聽都冇聽過。
聽到天子要在他們世人之間選使,一些想保持中立的臣子頓時噤若寒蟬,不敢出聲說話。這一次出使,但是獲咎人的差使,誰都不想參一腳。
世民氣中也不免疑竇叢生,猜想著今上為誰重開罪議。但是腳下可不敢多逗留,紛繁往上林宮趕去。
薑意同意舉罪議後,當即有黃門令退出去派了幾個小黃門前去各府邸召九卿前來。
當正措置公事的世人見小黃門來召,說是天子集世人舉罪議,很多人愣在當場。
看到身為百官之首的丞相和掌宗親諸王事的宗正令都分歧意重罪吳王,薑意內心愈發的不快了,這兩個老狐狸,深諳黃老有為之道,問了跟冇問一樣,朕如果想從輕發落還用得側重開這罪議之舉嗎?
“臣附相議!”
待世人入坐後,薑意便讓黃門將兩封奏疏下呈給世人輪番看了一遍。
“臣覺得,天子當以重典樹威!本日吳王吞朝廷縣民,朝廷若不重罰,明日再有個諸侯王吞我朝廷郡縣,到時候朝廷如何自處?以是!”李承話鋒一轉,又持續說道:“臣覺得丞相所言之罰外當加一條削吳王丹陽郡,並執吳王太子入京服刑,以示天子之威,方可震懾諸王。”
“李卿……”不再理睬二人,薑意當即點名李承這個首倡者了。
“李卿,此去舟車勞累,耗光陰久,可想清楚了?”薑意冇有任何不測,隻是體貼的問了一句。
他一個薑氏旁支,能出任宗正令已經是當官當到頭了。本來他因為與常起私交甚好,在宗正令一職上能夠幫忙常起調劑天子與諸王之間的衝突,現在常起不在了,他也想等著過段時候告老回籍呢。
世人也見機的唱喏退了下去。
“臣附議!”李信一旁的衛尉楊安也隨之起家附議。
不過天子詰問了,司馬和還是再次打拱說道:“吳王此舉雖於旨有違,但不失為救民之策。臣鄙意,遣使一人勒令其交出曆陽兩萬縣民,罰萬金便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