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支軍隊叫北洋_第一百二十七章幕僚(一)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鹽務的環境王賓早就預感到了,以增祺那貪恐怕死的脾氣又如何會在日俄開戰的時候派人來辦理鹽務的事情?

熊希齡的這一番話,將他這些天對於稅收的設法都說了出來,而熊希齡的這些設法也獲得了王賓的附和,隨即王賓對熊希齡說道:“這個加收商稅一事就叫給你了,加稅的計劃出來以後直接調集商戶告訴一下便可。”

鹽務在曆朝曆代都算得上是稅收的大頭了,隻不過在清末的時候這個鹽稅關稅都是各省自主措置的,以是固然鹽稅的支出每年都要上交清當局,但是實際上麵每年的鹽稅都被各個省分擅自截留了。

以是在當梁子龍提出來重新清算鹽務的時候,並冇有太多的驚奇,畢竟本身才方纔接辦,不過對於梁子龍說這個鹽稅還能夠多收上一些王賓則是有些不敢認同了,現在奉天的環境王賓也是曉得的,地廣人稀那邊有鹽稅給你收?

再加上目前奉六合區的財務狀況的確很大,方纔進駐奉天就要有很多處所需求用錢,這規複民生便是此中的大頭,很大一部分的錢王賓都投在了這個上麵,很難再挪出部分資金來供應軍隊,以是王賓不得不將幕僚堆積到了一起,集思廣益來處理這個題目。

在對熊希齡說完了這些以後王賓又看向了一旁的梁子龍問道:“鹽務的事情清算的如何了?”

除了這兩小我以外另有農林總局的崔雲,崔雲這小我所學的專業乃是與農業技術相乾的,再加上還是從外洋的大書院畢業返來的,對與現在地廣人稀的奉天來講如許的農業人纔是極其需求的,因而王賓毫不躊躇的將崔雲從戶部的手中要了過來。

熊希齡的話確切有些事理,這個增祺自從上任以來就冇如何存眷商稅,這主如果和增祺的小我思唯有關,重農抑商嘛,如許一來即便是增祺在任期間貿易有所生長,以增祺的腦筋又如何會想得起來給商戶加稅,如許就導致這些商戶每年隻需求交一點點的商稅。

在王賓問出了鹽務的清算以後,梁子龍也是開口說道:“回大人目前奉天的鹽務實是在有些廢弛,在日俄兩邊開戰的時候上任盛京將軍並冇有對奉天的鹽務停止過辦理,以是現在部屬還要先將鹽務的環境捋一捋才行,不過按照以往的鹽稅環境每年收上個一百萬兩還是不成題目的,如果說本年能夠將鹽務的環境清算清楚的話,部屬估計年底的時候,對於鹽稅的支出還能夠在晉升一部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