須知梁純生身處池沼當中,口不能吸,目不能睜,欲探明此為何物必將登天。然此人畢竟身經百戰,現在還是處變不驚,持續摸索。在這堅固之物火線約莫三尺之處,竟是隆起一座近似石屋之地點。梁純生心下大喜,暗道本身莫非因禍得福。是以反身甫又行至堅固之物旁側,用力敲砸。耳中竟聞得一聲悶響。
梁純生現在方知此乃池沼之地,如墮入此中自是性命不保。然池沼火線倒是約莫十餘尊石人石像,這豈不就是石翁仲嗎。猜想陵墓就在麵前,梁純生豈會入寶山白手而歸。是以他在池沼之畔伸手探查,這地盤並非滑不留手,倒是略有泥濘罷了。
百知子等四人不由齊向樹頂望去,本來這巨鬆不但裝點流派,卻亦是荒山派之?望關隘,如此看來,這荒山派確亦故意機周到之輩。現在嵇榮已是伸出右手,做速客之勢。百知子回顧望了一眼詹琪,遂即搶先行去。
梁純生自是感激不儘,百知子現在言道,“那銅針可在幫主身邊,借某一觀可否。”梁純生聞言,自懷中拿出一根銅針,交至百知子手中。見得此物,百知子不由愣在原地,竟是建議呆來。
以一縷青煙嵇榮為首,連同彆的三人俱是深深一揖,這卻使得百知子不由一愣。這本來欲挾製萬一點之荒山派眾卻又為何前倨後恭。然見對方甚是有理,本身亦是不便冒昧,隨即亦是拱手一揖,以示行禮,禮後兩邊落座。
梁純生是以向本地世人刺探得知此石碑出自徐水向東十餘裡一片荒山池沼當中。隻緣梁純生自幼在荒山派習藝,對曆代碑文出處知之甚詳。此碑文乃是魏武帝曹操生前自行撰寫,請名家勒石,隻道百年以後將此碑立於陵墓以外石翁仲之旁。此事魏書記錄甚祥。
梁純生摸索至石屋斜坡之下,陡覺流土有下賤之勢,猜想石屋當中必有空間,非如此這流土又流向那邊。是故不再躊躇,亦是跟著流土滑行而下。石屋之下空間甚是寬廣,梁純生落入此中瞬即展開雙目,解了屏氣之法,隻覺此處似有氣味活動。
此人身後三人倒是氣度軒昂,俱是身高八尺,濃眉闊目,走路生風。待領頭一人步上青石台階,在桌案以後坐定,方纔在台下交椅主位之前站立。隻聽那滿麵病容之人開言道,“聞知百知子於先生到此,本座本應迎候於迎客鬆之處,然病體沉重,故意有力,就請幾位堂主代為賠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