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說的是如許嗎!”潘一向揪著洪濤給她翻譯劉老闆的話,聽完以後,瞪著洪濤問。
但是如果不這麼乾的話,遵循漁民李老頭的預算,產量要降落2倍,並且撈上來的魚出售代價還要更低!
“得嘞,洪濤,記得給我留房間啊,我找的這小我你也熟諳,當初他還帶我們釣過魚呢,我讓他明天就買飛機票過來。”胖老闆回過甚衝洪濤擠了擠眼睛,也拿出電話撥號。
劉老闆和胖老闆也冇讓洪濤多等,2天以後,養魚專家和種地種樹的專家就全到位了,一共4小我,此中有兩位是專門從北京農業大學請來的實際專家,另兩位一個洪濤熟諳,就是當初在千島湖帶著他們垂釣的阿誰李老頭,另一個是劉老闆專門從承德找來的種樹好把式,他本身就在承德包了好幾座上頭種果樹,姓金。
遵循他的說法,就算在富水的環境下,用網箱養殖,如果按每一畝水麵產毛產400斤,淨產300斤算,花、白鰱魚每淨長一斤魚肉的肥料本錢就得2塊錢擺佈。而花、白鰱的上市標準差未幾是白鰱6斤、花鰱4斤,售出代價遵循客歲的參考,應當在白鰱3塊多、花鰱6塊。如許算下來,每畝的毛利就是1500,而豢養本錢則是800,再刨去野生開支等耗損,根基就剩400塊錢了。如果洪濤能在這裡養上千畝網箱,利潤也還算不錯,北方的魚肉代價還要稍高於南邊,以是一年掙個幾百萬也不是難事。
不過現在又冒出一個養魚和種樹合適分歧適的題目了,這個兩個題目本來應當在承包水庫之前來肯定,現在條約都簽了,房錢也付了,再聊這兩個話題是不是有點晚啊!如果養魚和種樹真的不太合適,那洪濤可就真的傻眼了,在他和潘的打算中,這兩樣支出是占了很大比重的,特彆是養魚,頭兩年的支出根基都靠它了,如果一年不能弄個200多萬,那洪濤估計連3年都對峙不住,更彆說條約上寫的承包期35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