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物掌櫃_四十九、何罪不可赦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顧巧然聞言立即把包滿了符紙的鎮魂狗牌拿了出來,然後撕掉了符紙,接著另一個又尖又細的聲音唱了起來

除了這兩人以外,亭子裡另有一小我,這小我也是背對著我們,但是他坐在唱歌和彈琵琶的人中間,身形矗立,固然坐著,都有一種鬆柏一樣的昂然感受。

“那我們現在應當去那裡找他的幽靈?”顧巧然問我。

這萬春亭我和顧巧然在讀大學的時候都來過,是一個方形、三重簷、四角攢尖式的黃琉璃瓦亭。

捐軀酬赤子,披髮見高皇。

望斷關河非漢幟,吹殘日月是胡笳。?

但是這聲音固然衰老,還是有一種尖聲細氣的感受,讓人聽著彆扭。

禦袍留血詔,哀思幾時忘。”

商定好以後我們各自回房,我洗了個澡、小睡了一陣後就跟顧巧然、賀詩雲在旅店大堂調集,吃過晚餐後便前去景猴子園。

“八點半?八個小不時候夠用嗎?”賀詩雲不放心腸說。

現在離關門時候隻要十多分鐘,以是很多人都是往山下走的,位於山上的萬春亭反而冇甚麼人,亭中隻要寥寥幾人。

“先帝宵衣久,憂勤為萬方。

其實在清朝雄師入關之前,闖王李自成績已經破了都城,崇禎就是在當時於煤山自縊,但是眾大臣另有一些軍事護著皇室成員分開了都城難逃,厥後還建立了短折王朝南明。

我細心看亭子裡阿誰唱歌的人,是背對著我的,不過聽聲音,應當有點年紀了。

“這彷彿是明朝大臣錢謙益的詩。”我說道。

隨後,那寺人對著我們的方向作揖,嘴上還說:“多謝了。”接著琵琶聲響起,萬春亭中俄然煙霧環繞,這幾個在亭子裡的人影就越來越淡。

這時候坐在亭子裡的幾小我俄然又一人談起了琵琶,然後彆的一人俄然唱了起來,阿誰調子不是特彆標準的淺顯話,還帶著一點點南邊吳語的影子。

聽到這身影這麼說,我頓時明白了這個寺人幽靈的來源。

這首詩唱完,亭子內裡俄然呈現了一個穿戴麟袍、踩著皮弁,拿著玉圭,綁著犀帶的身影跪在了萬春亭前麵,這身影雙膝著地,兩手交疊放在身前,頭扣在手上麵。

風雨迷神馭,江山儘國殤。

我說道:“應當夠用了,我們這就籌辦一下然後吃個晚餐,就解纜。”

這是一聲幽幽感喟傳來,一個明朗的聲聲響起:“多少重臣護著宗室後輩南逃,嘴裡嚷著存亡續絕,厥後卻成了大清股肱之臣。你起碼冇有難逃,也算為大明百姓而死,還受了這麼多年苦,何罪不能赦!”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