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觀盟軍這一邊,袁紹進駐河內與王匡合兵一處,跟洛陽僅僅隔了一條黃河,在北線,對董卓構成了軍事威懾(並不是跟演義中說的那樣,十八路諸侯堆積在一起攻打董卓。)
………………
不管是提拔盟主,還是分兵擺設,盟軍都碾壓義兵,但是第三局,論出兵作戰,倒是陳削完勝!
義兵不懂章法,陳削身邊也貧乏得力的謀臣幫手,至於說,如何排兵佈陣?如何夾攻?如何伏擊?這些陳削都是一頭霧水,乾脆他也懶得去想,遵循陳削的設法,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打了再說。+頂點小說,
人都有私心,世家中人更是如此,單憑陳削對本身的信賴,現在還不敷以讓田疇至心憑藉,他更等候陳削此行的表示,如果陳削能安然返回遼東,天然水漲船高名聲大振,到時候,小小的公孫度和苟延殘喘的烏桓賊寇,底子不敷為慮。
一州刺史,服從於一地太守,多少有些風趣好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