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酉,張氏遣偽隆平知府周仁詣軍門納款,既降(元),張氏部將史文炳往杭州見完者,相見甚歡。文炳大設席,盛陳烏銀器皿、嵌金鐵鞍之類,儘以遺楊,自是約為兄弟。久之,楊謀複建德,文炳以所部從之。及史以麾下兵圍楊北關營中,言是受丞相節製,完者出戰屢挫,乃縊於營中。”
一向到次年三月,顛末足足七個月的圍城戰,徐達終究功成,“呂珍宵遁”。而克城的啟事,並不在城中將不能守。“初,常州兵少而糧足,堅拒不下”,厥後因誘鄭某叛軍入城,故此軍眾糧少,以是不能自存。
正月,朱元璋部邵榮破士誠軍馬在餘杭,仲春,圍湖州,再敗士誠驍將李伯升。不過因湖州軍強,冇法霸占,邵榮部亦隨後引還。士誠一打江陰、兩攻建德,卻分為吳良、白文忠所敗,亦然無功而返。
也是在這一年,七月,山東田豐降了毛貴。十月,李喜喜等在陝西為察罕、李思齊所敗,率軍走入蜀中。孛羅之父答失八都魯因中了劉福通的反間計,十仲春,憂憤而死,卒於軍中。並在十仲春,山東餘寶殺其知樞密院事寶童以叛變,降毛貴,遂據棣州。又在十仲春,徐壽輝部明玉珍率舟師五十艘,進襲重慶路,自是蜀中郡縣,多為玉珍所據。
幾近便在朱元璋、陳友諒、張士誠、方國珍等遣使的同時,元帝下詔,至察罕軍中:“詔,河南行省平章政事察罕帖木兒親率天子之軍,安定齊魯。並及平章孛羅帖木兒出軍塞外,安定遼東。”
朱元璋、陳友諒接踵遣使往去益都結援、示好。張士誠又不比陳友諒,他先前得了徐州等地,地盤恰好處在朱元璋與山東之間。
聞訊當時,他正設有盛宴,與後輩、群臣歡飲賦詩,當即轟動變色,說道:“海東步兵強大,屢敗元軍。兼有齊魯之天時,為我鄰邦,又與朱重八共為宋臣。吾料重八必會與之結援。吾亦當與之盟約。”
自此今後,正與朱元璋信中描畫的但願相反,金陵、姑蘇兩家不但冇有“通使來往,毋惑於交構之言以生邊釁”,反而“邊釁”不竭,拉開了長達數年之久的相互仇視、相互攻伐。
這幾座重鎮名邑,委實張士誠基業所起的底子,卻皆得自士德。被他短短兩月間,用三四千人不旋踵而克,英勇智謀由此可見。張士誠建大周後,便定以平江為都,改成隆平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