蟻賊1_41 緣因私利勤王駕,誰為公義舍此身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主公可宣言:要用‘圍魏救趙’之計、以解多數之危。作勢東進、欲取益都。則趙賊聞之,必定惶恐。他連敗之軍,必定不敢出城搶攻,為禁止主公東進,唯有恪守城池罷了。……,如此,我軍自可潛行出城,輕鬆北上。”

“韃子趁夜色,已宵遁北上。計算裡程,此時應已至東平。”

……

而曹州城頭,固然還是旗號如林、巡查的士卒來往不斷,月色下,看似刁鬥森嚴,但實則守城的卻隻剩下了千餘人。

“當時,末將帶兩三人,正伏在單州城外林中,探視城中燕賊動靜。忽有一小隊馬隊從林外招搖馳過,前有小旗,寫一‘鄧’字。觀其帶頭賊將,年事不大,聽其部眾稱呼,皆呼之為‘小王爺’。……,綜合各種,除了鄧承誌外,燕賊中似並無二人。”

說做就做,即命人放出風聲,詐稱要東進、攻取益都。

是以,第三步就是:傳令晉、冀各軍,當即抽調各部,儘早東進,為“我軍”殿後,以免墮入深切無援的險地。

並在這兩天中,多數的“催援聖旨”又接連來了兩道。關中諸將、大同孛羅帖木兒也前後檄文天下,主動呼應“勤王救駕”。

不過,卻有一個題目。

前鋒先過河,接著是主力。就在察罕帖木兒方纔上船以後,又一道催促救駕的聖旨又十萬孔殷地送至。上邊說道:“陳賊攻城陷地、兵鋒甚銳,前鋒已經快到通州。”

急報送來時,趙過正與諸將言事,看完後,他麵色穩定,若無其事地將之摺好、放入袖中。有人問道:“大人,是甚麼急件?”

“何如曹公”?很明顯,他說的是曹操。話外之意、不言而喻。是勸察罕帖木兒支撐遷都,遷到晉冀,挾天子以令諸侯。

君不密,失其國;臣不密,失其身。直接北上、馳援救駕,曉得的隻要察罕帖木兒等人;對麾下將士的說法,倒是和散出去的宣言一樣,說是要“圍魏救趙”。

“噢?細心說說。”

……

“萬事可說”?若能擊敗燕軍,救下多數,那便自可帶領得勝的雄師入城。軍隊隻要一入城,這“天子”還能跑得了麼?一樣能夠“挾天子以令諸侯”!

也有人想到了追擊察罕,亦請戰說道:“察罕夜遁,此必北上馳援多數。多數告危,他必定走的倉促。末將請三千輕騎,尾隨擊之,定可大破!”

光陰倒流,便在察罕出城北上的次日一早,也即他開端渡河、進入東平路的時候,成武城中,一道急報送到了趙過的案頭。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