蟻賊1_38 應變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他用洪繼勳之計,先,一再增兵閭陽等地,緊緊地將廣寧包抄此中,限定它向外展的空間。其次,廣寧缺糧,自年前至今,已經三次求糧,每一次,鄧舍都是好話一籮筐,糧食半粒無,直言賜與回絕。

洪繼勳的答覆,正如他一貫的脾氣。

上都有關鐸的殘部,領程思忠。鄧舍起初,給過姚好古號令,叮嚀他儘快與之獲得聯絡,不求他們來投,起碼達成計謀的聯盟。姚好古在關鐸的殘部中,聲望很高,不消親身去,派了個信使,把意義給程思忠一說,程思忠正愁孤軍無緣,當即同意,回派了個使者,纔到平壤城中。

“給你三天,可否查出保密之人是誰?”

這些生在幕後的買賣,非常煩瑣。鄧舍有最大的本領,他也猜不出來。但是,仰仗他在疆場上磨鍊出來的本能,他還是很快就從納哈出迅參戰、以及潘誠投降這兩件事上,現了不平常的詭異。

此為題目之二。

“臣剛纔去尋了上都來的使者。”

“遼西諸將,少能獨擋一麵的。可我軍另有遼左,遼西不支,遼左完整能夠援助。最關頭的,遼左後邊另有我平壤。客歲,主公允定遼東,是平壤在火線供應糧秣、士卒不斷,本日之景象,與當日何其像也。有主公坐鎮火線,統轄全域性,臣斷言,遼東戰事有驚無險。”

“快快講來。”

姚好古言簡意賅:“此與高麗之戰,是滅國之戰。牽一而動全域性,非滅敵國,即滅我國。”

“不錯,潘誠的投降,出乎了我軍的料想。但是,憑他那萬把人,殘兵敗將,又能翻得起甚麼風波呢?他軍中乏糧,隻要閭陽能對峙一段時候,其部定然自亂。

“南高麗的兵力統共就那麼多。王京如有埋伏,則西線化正為奇,東線由奇轉為正,可做為主力,迅突進。王京若無埋伏,則東線還是為虛,西線為主力,原定打算穩定,爭奪旬日內,攻取王京!”

“再退一步講,就算我軍順利轉投入了遼東疆場,跋山渡水,趕到遼陽,早成強弩之末。彼瀋陽敵軍以逸待勞,萬一圍城打援,結果不堪假想。”

――他與洪繼勳雖推理錯了過程,卻猜對了成果。

“洪先生三策以外,臣亦有一策,能夠應對。”

“臣把潘誠投敵之事,照實奉告了他。並已經說動他,立即歸去上都,勸說程思忠出城,往瀋陽活動。”

等王老德的來的空兒,洪繼勳到底做大事的人,已經沉住了氣,他沉默了半晌,把話題轉回了當下,說道:“假定主公的猜想是對,……。叨教主公,對我軍下一步的行動,如何籌算?”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