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東軍馬遠至,糧草轉運不便。眼下雖氣勢洶洶,比方無根之木、無源之水,吾料其用不了多久,必定銳氣儘喪。之以是他先來攻我益都,啟事也正在此,不過希冀戰決。敵既欲,我則當緩。故此,以吾之見,退敵之策,應以守為先,以戰為後。
“昔韓信以裨將伐齊,有征無戰,耿弇以偏軍討步,克不移朔。況以我三省之眾,十萬勝軍,掃彼一隅之賊,何異傾山碎卵!益都諸君,或賢人之鄉裡,或身荷朝廷之爵寵。毛平章屍骨未寒,三尺之孤猶在,有或因此感愧,棄暗投明者,既往不咎。負隅頑抗,執意從逆者,必玉石俱摧。”
“請將軍屏退擺佈。吾又有一緊急秘事,要與將軍商討。”
山東地形的特性,由這兩句話中,便能夠看的清清楚楚,分清楚明。其所倚仗的,不過乎東邊之海,西邊之河,以及南邊的泰山與穆陵關。
“此事便由田公去辦罷。”
1,檄文。
“鄧賊在我益都時,不但與處所朱門交代,且與城中文武、軍中將校亦多有來往。現下大王不在城中,軍心不穩,對此不成不謹慎防備。再請將軍命令,細細鑒彆,凡有親善海東懷疑的將校,也要遣人以作監督。”
起初假裝倭寇的*、菊三郎等,此時搖身一變,又轉職任做了攻打山東的急前鋒,率海東海軍,二度攻打益都本地。他們熟門熟路,對萊州灣四周的水文、陣勢早體味的一清二楚,如反掌觀紋,悄悄鬆鬆即攻上了6地。隨後,總計兩萬餘的海東軍隊,絡繹不斷,橫渡大海。
兩小我說話的工夫,驀地間,聞聲城下出一陣震耳欲聾的喊叫。續繼祖倉猝轉眼,見城下海東騎軍的陣中,不知何時俄然紛掣旗號,遮天蔽日,遍野皆赤,無數槍戈如林,迎著壓頂的烏雲高高舉起。
“海東騎軍的戰歌。”田家烈喃喃說道,“得漢卒之用不敷為奇,驅女真如臂使指實在可貴。孤軍深切,軍有兩族;而漢人與女真之間卻偏能做到相互信賴,士氣如虹。海東鄧舍,固然勁敵。”
另一起,即為主力,鄧舍親身帶領。隻用了三天的時候,前鋒就深切到了益都城下。益都多年未經戰事,城中一片惶亂。田家烈、續繼祖、陳猱頭、高延世世人登臨城頭,旁觀海東軍容。
高延世氣鼓鼓,忿忿不平,轉去一邊。
“今,海東毀約,無端犯我國土,號稱軍馬十萬,竊為之計,最多萬人。我益都,古之四塞之國也,青、兗虎賁不下五萬,聞訊鄧賊來犯,無分歧仇敵愾,奮劍與落日爭光,揮戈與明月競色。以此應戰,何戰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