蟻賊1_30 定策 3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瑞州總管府北,小淩河南。

火銃隊和馬隊隊,鄧舍一併帶到身邊批示。至於剩下的四百老卒,以親兵的身份,下到文、陳、趙三人軍中,暫任百夫長,幸虧行軍路上練習士卒。

鄧舍凝神靜思,他們纔出永平不遠,元軍縱使進犯,也不會選在這個時候。可慮者,這股遊騎究竟是從大寧來的遠探,還是元軍來攻軍馬的前鋒。

“韃子奔哪個方向去了?”

微一沉吟,他第三度命令:“傳令,緩緩行軍,過午即停。各營結寨,必然要把營地紮好。壁壘溝塹,旗號警鼓,十足不能少。”

求才令掛滿城縣,言辭誠心;吳、河兩塊馬骨拋磚在前,可來投的文人士子,仍然一個也無。麵對這類環境,他展轉反側,束手無策,也動過招攬宿世所知的那些名將名臣的動機,轉念一想,並非可行之道。

先軍器,其次給士卒開三個月的糧餉,穩定軍心,還得找一個藉口,奉告他們行軍的目標地。不能直說,也不能假說,這個任務,交給了吳鶴年。吳鶴年不負所望,“永平乏糧,高麗糧多”,招募的新軍餓怕了的,八個字充足了。

這是在觀我軍容!鄧舍心念電轉,傳令:“各部,高舉大旗,嚴令各位將軍束縛部伍,務必整齊行列。”這些年他費經心機,頗尋來了幾本兵法,也曾細細研討過。兵家有雲:無邀正正之旗,無擊堂堂之陣。

為了感激兄弟們一向的支撐,明天夠一萬字,明天開端,一天五千。 求票、求保藏。

――

吳鶴年縮著脖子,鼻涕橫流,半晌說不出一個字。行軍兵戈,他冇打仗過,鄧舍也冇希冀他有甚麼令人麵前一亮的運營。他想問的,是吳鶴年對張居敬、世家寶兩人的體味。

鄧舍皺皺眉頭,重視到吳鶴年神采刷白,長頸高喉,不住地吞嚥唾沫。也不曉得是冷的,還是驚駭的。這倒提示他想起了一件事,叫過來幾個親兵:“庇護好吳先生,寸步不離。他有甚麼閃失,提頭來見。”

鄧舍卻心中一沉,陳虎身後跟班,皆是親兵,冇一個新派去的。陳虎奔馬到來,人頭舉過馬前,大聲報導:“啟稟將軍大人,末將幸不辱命,韃子儘數全殲。人頭在此,請將軍觀。”打馬近前,和鄧舍並行一處,大風捲盔,他俯身低語,“二百新騎,陣亡半數。”

芝麻李、南、北瑣赤軍俱為起事較早的義兵。皆在起事次年失利。擊敗他們的是孛羅帖木兒的父親答失八都魯。

“將軍是怕韃子……?”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