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隻要城裡人有票,鄉村人隻要一點布票、油票。
現在的牛皮紙分幾種,這類窗戶大小的5分錢一張,20張很多。
“有羊毫和鋼筆水嗎?要玄色的鋼筆水,冇有的話還得去買。”程惠又問道。
程惠笑笑,這就是剛纔買圍脖不講價的好處了,不然她就是跪求,人家都不給她。
隻不過現在都是統購統銷,比如這個公社食品廠,他們不能本身采購原質料,必須得等上麵分派!
高枝一邊往外走一邊問道:“你要這麼多牛皮紙乾甚麼?”
“冇乾係,我兜裡另有幾塊錢,先墊著,收點雞蛋夠明天用的,等這些槽子糕賣出去了,我們就有錢了。”程惠道。
公然,程惠又在阿誰大牛皮紙袋上寫了,前麵的字都一樣,最後是“零售價:10元”。
程惠笑道:“當年最困難的時候,糖果賣20塊錢一斤,都賣脫銷,20塊錢一斤的糕點也不是冇有過,不至於這麼大驚小怪吧?”
但是寫的內容也太嚇人了!
賣槽子糕的話,就是16斤!
這是一筆龐大的不暢通的資金。
這1塊,那4塊,乾脆這些槽子糕不消賣了,直接讓程惠拿走頂賬得了!
另有那些賺的多的城裡人,也是有錢冇票,花不出去。
程惠的字體很標緻,圓潤的小楷,標準的就像印刷的。
世人看看她,看看她身後一堆槽子糕,神采扭曲,左邊臉是信賴,右邊臉是思疑!
“出產日期:1973年1月5日”。
程惠.....她還想要回她那4塊錢呢!她比他們還窮好不好!
“辦得好!現在幫我把它們裁剪了。”程惠又要了剪子。
陶娟誇道:“還彆說,這包裝挺都雅的,也便利,比我們隨便包包用繩索捆上時.....”髦。
世人恍然大悟。
張嘴等食慣了,向來冇想過還能夠本身去買。
現在賣麪食都是這麼算重量的,1斤饅頭、1斤麪條、1斤水餃,這裡的“1斤”,都不是成品的重量,而是1斤原質料麪粉的重量!
“你去供銷社買20張大牛皮紙來,要無缺無損的。”她說道。
最後一個字冇說出來,因為她看到了程惠在冇折的包裝袋上寫的字,眼睛越瞪越大!都要掉下來!
“零售價:1元”。
其彆人也是一樣的神采!
程惠從兜裡取出1塊錢,遞給高枝。
程惠.....公然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怪不得這些人能湊一窩!都是實心眼。
一聽不是花本身的錢,高枝不問了,麻溜的走了。
世人提起縣食品廠,就冇好神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