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疑問都不敢讓人提出來?”
贏少傷聞言不屑的嘲笑一聲,“不管大秦還是大夏,又或者天下諸國,所學習的都是賢人傳下來的傳承,天下七國在傳承上不分相互,都供奉孔聖為先師。”
“他質疑明持先生,質疑國子監,不就是在質疑我大夏嗎!”
“哎!”
贏少傷大笑著看向夏帝,“老頭子,你說是不是?”
“如此剛愎自用,固步自封,怪不得現在還在相沿兩百年前的學問。”
“荒誕!”
“打了小的來老的,老套路了!”
“莫說過了二百年,就是過了兩千年,兩萬年,明持先生的學說也是精確的,怎容你這廢料質疑!”
“就連孔賢人都不敢說本身全知全能,你一個拾前人牙慧的厥後者,有甚麼資格在這代表賢人大放厥詞?”
“天然甚麼?”
"臨時不說我說的對不對,我現在就問你們一句,憑甚麼你們以為我不如那明持先生,我不能點評他?"
“殊不知,賢人創建儒家學說,僅僅是一個雛形,真正的儒家,是依托先人一點一點彌補,纔有了現在的儒家學說,你在看看你們,如果你們在我大秦國子監,我恨不得把你們一個個都拉出去砍了。”
“自儒家學說提出以來,就被各國尊為治國之道,兵家法家不過是烘托罷了……”
“贏少傷殿下,先不提明持先生學問如何,孔聖曾說過,逝者已矣,孟聖也有言死者為大,殿下此言但是在質疑孔孟二聖?”
“可你大夏國子監,就因為我點評了一句明持先生就對我如此大肆攻訐,你們對得起先賢的教誨嗎?”
“十一殿下!”
贏少傷欠身回禮,這還是第一個和他見禮的大夏皇子。
“你是甚麼身份,明持先生甚麼身份?”
“指教不敢,隻是想叨教,明持先生的勸學有和忽略?”
贏少傷輕笑一聲,“那為何現在治國要靠法家,兵戈要靠兵家?”
“就連賢人都曉得謙虛就教,你們一個個自稱才子,神童,卻在這裡抱著所謂的賢人學說,不知進取,故步自封。”
如此一比,莫說他們,就算是明持先生在此,他敢說一句本身比贏少傷強?
“就因為他比我早死了二百年?”
曾有大儒揚言,給姬文泰十年,他將成為天下儒生之首。
贏少傷連連鼓掌。“十一皇子公然名不虛出,這巧舌善辯的本領倒是要強過你那些兄長很多。”
“冇錯,一個在大秦那蠻荒之地走出來的廢料罷了,有何資格質疑明持先生的談吐?”
“你問這個乾嗎?”
贏少傷歎口氣,說來講去,又繞返來了。